蒙古和内蒙古是邻里关系,祖上也有些渊源。蒙古是世界上一个独立的国家,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与蒙古接壤,蒙古的官方语言是蒙语,内蒙古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
蒙古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一个被两个国家两面包围的内陆国家,首都是乌兰巴托,主要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与蒙古和俄罗斯接壤,内蒙古自治区内的主要民族是蒙古族和汉族。
延伸阅读
蒙古族民族歌舞形式
1、蛊碗舞:蛊碗舞是蒙古族民族歌舞之一,多为女性独舞,具有典雅、含蓄之美;2、筷子舞:筷子舞多由男性表演,肩部动作活泼,十分欢快;3、安代舞:安代舞是蒙古族用来表达欢乐情感的舞;4、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弘扬佛法、传播教义的庆典式舞蹈。
蒙古族民族歌舞有哪些形式
1、蛊碗舞
蒙古族的民族歌舞之一蛊碗舞,一般是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跳舞的时候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蛊,在音乐伴奏下按照蛊子碰击的节奏,两个手臂舒展伸缩,身体向前或向后,具有典雅、含蓄之美。
2、筷子舞
筷子舞多由男性表演,以肩部动作见长,表演时舞者右手握筷,并伴随着旋律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且随着腕部的动作,肩膀也会灵活的跳跃,有极强的律动感,又十分的欢快。
3、安代舞
安代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时候,最开始是用治病的萨满教舞蹈,有祈求神灵保护、消灾祛病的意思,后来逐渐的变成蒙古族用来表达欢乐情感的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和收场。
4、查玛
查玛是具有宗教性质的舞蹈,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坚定礼佛新年的一种带有庆典式的艺术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的绝大多数寺院都有表演这种舞蹈。
5、博舞
博舞中的“博”指的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将其称为萨满,但是蒙古族称其为博,指的是行博的时候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长期信奉,但是在藏传佛教传入后慢慢衰落,时至如今主要在科尔沁草原流传。
蒙古族为什么要迁移
大家都知道,很多动物都有迁徙的习惯。在不同的季节,它们会选择不同的地方生活。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我们人类也需要迁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迁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蒙古族为什么要迁移
因为蒙古族的建筑多为敖包,他们生活在草原上,遇到不可避免的灾害时,就必须要迁徙到安全地方生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蒙古族的迁徙活动以及迁徙礼仪吧。
蒙古族的迁徙在蒙古语中叫走敖特尔。在受到自然灾害或特殊情况时蒙古部族就会走敖特尔。走敖特尔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近距离走敖特尔是在自己所属的地域内选择较好的草场,也就是小范围迁徙的方式,在过去选择的四季草场内度过灾害。远距离走敖特尔是到较远的地方借用他乡的草场,这种大迁徙往往是整个部族一起,跨越较大的地域。一般走敖特尔时间的长短根据自然灾害的轻重、牲畜的膘情而定的。
迁徙要选择晴天丽日进行。如去的地方不远,黎明时分就动手搬迁,日头朗照的时候已经到了新盘上。一家之主在搬迁之前,要跟邻近的长者商议,搬到那里合适,什么地方下盘。搬迁的头一天,要准备好车辆,把家具收拾停当。
大游牧这种游牧的迁徙方式,一直延续到北宋末期。满清皇帝对蒙古各部实行分而治之政策以后,就剩下小游牧这一种游牧方式。它既是蒙古人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牧业生产方式。这种迁徙方式,只有在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存在。蒙古人迁徙的主要载体是牛车,此外还有驼车、马车、驼驮、马帮等等。
四季游牧营地的选择: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选择春、夏、秋、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春季对牲畜是最为严酷的季节,经过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为下降,抵抗能力减弱。因此,春营地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以利达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选择山阴、山丘、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同时要注意有山顶、山丘可乘凉。秋季是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选择草质好、凉爽的草场,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冬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牲畜安全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要选择山阳地带,要特别注意牲畜的卧地。俗话说“三分饮食,七分卧地”,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卧地。
蒙古族迁移礼仪有哪些
搬迁的途中,要是碰上住户,这家的人们要给奉献迁徙之茶。应有女主人熬好新茶,连同盘子里的饼一起敬上,并向搬迁者祝贺。双方道别驮子启程以后,这家人要从后面把剩下的茶洒在路上,祝福他们一路平安。
搬迁途中遇到的行人,一般从搬迁队伍的左面交臂而过,从老人开始一一问安。同时把左脚从马镫抽出来,互相寒暄着走过,以此来代替下马问好。
搬迁中遇上敖包,还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而且把哈达系在敖包上,顺时针绕三匝而去。这种风俗,可能是古代自然崇拜的产物。
快到新址的时候,这家尊长要先跑过去,把一个签子插到早已选好的包址上。驼驮一到他便迎上去,把女主人的马鞍取下来,放在新址东边夫妻将要睡觉的床脚,一直到搭盖完蒙古包才挪开。这是尊重妇女的一种形式。在新址上插签子的时候,要在灶火所在的地方,放一块支撑火撑子的石头。但忌讳在别人搭过包的地方再插签搭包。
搭盖新包后,在新灶上举火,准备丰盛的食品,请左邻右舍来喝茶。来客将礼品呈上后,将哈达拴在坠绳上,有一位年迈的祝颂人,手捧哈达和盛满鲜奶的银碗,高声吟唱《蒙古包祝词》。说唱祝词的时候,要用鲜奶冲着套瑙、乌尼、哈那忌洒,或者用绵羊头、四根大肋、胫骨、尾骨等扎在红柳棍的一端,以鲜奶为装点,向套瑙、乌尼、哈纳指点一下表示祝福。祝词说完以后,要把上述食品各取少许,作为“德额吉”(食物的上品)献在火中,将羊头放在套瑙的东西横木上,把奶酪在坠绳上夹三天。毡包的祝词各地不同但十分丰富,既有传统浪漫的部分,也有现实的描述。既有古老历史的遗痕,也有当代新增的部分。有固定的套路,也有即兴发挥。
蒙古勒津的含义
蒙古勒津是部落名称,在《蒙古秘史》中称“猛豁勒真”、“忙豁勒真”、“蒙古勒津”、“满官嗔”等,明代也作“满冠正”、“猛古振”、“莽观真”等等,到了清代又以谐音译作“蒙古尔济”、“蒙古真”、“蒙古贞”等众多叫法。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居住的和由此地外迁的蒙古族人民群众,历来称阜新地区为“蒙郭勒津”,也称自己是“蒙郭勒津人”或“蒙郭勒津和硕旗人”。自明末到清代和民国年间,统治蒙郭勒津的官方行政机构,则称为“土默特左翼旗”。但在民间绝少称呼“土默特左翼旗”,而泛称“蒙郭勒津和硕。”旗札萨克所在地,亦被称之为“蒙郭勒津”王府。至近代又译称为“蒙古锦”、“朝邑蒙古锦”、“蒙古贞”、“蒙古珍”、“蒙古镇”等等。现在辽宁的蒙古族学者以汉字写法统称“蒙古贞”。
顾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