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之所以为伟人,便在于其超越于常人的思维与堪称伟大的丰功伟绩。毫无意外,毛泽东同志便当之无愧地可以称得上是一名伟人。即便不经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难以体会到当时的艰辛,借着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我依旧有幸见证了一名伟人的成长。
我们常说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往往离不开他的家庭培养,毛主席也是如此。他的家庭并不是显赫的达官贵族,但是却也不是穷困潦倒的贫农阶级。毛家的生活比韶山大部分人家要宽裕,在毛主席的童年时期,他的父亲便将原本贫穷的毛家变成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相比于其他同龄的孩子,毛主席无疑是幸运的,他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他不曾挨过饿,衣服不多但从不曾衣衫褴褛。持家井井有条的母亲,精打细算的父亲,都对他有显著的影响。由贫转富的父亲不仅让毛主席自小能够过上温饱的生活,而他在农商两行的精炼也让幼年的毛泽东体会到见识到不同的观点。
或许正是这种家境,使得毛泽东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却明白什么不是自己需要的。在求学这件事上,毛泽东换过许多的学校,虽然在艺术绘画等课程上他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各种先进书籍的大量阅读却是助力他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或许还不明确,但是燎原的星星之火却是已经播下种子。另一方面,也正是这段时间他获得了许多同学的爱戴,他的坚持与务实求真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在当时或许显得有些幼稚,然而正是这种幼稚却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对于真理的执着。
从在长沙读中学时第一次读到民报知晓广州七十二烈士救难的情形,并为他们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著名革命家孙中山的名字也开始在他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在各路罢工起义的动乱年代毛泽东在成长,这个成长当然包括生理和心理那份革命救亡的日益成熟。赴沪参加中共一大揭开了毛泽东红史的第一页,他在革命中所倡导的独立学说,摒弃苏联的教条模式。将农村作为革命的基点。把农民作为夺取政权的主力。使得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惊讶不已;他的那套“游击战”理论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朵绚烂花朵。
在《毛泽东传记》中,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