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微信读书看到了《褚时健传》这本书,欣喜万分,立刻将它放入书架中。
作者开篇从褚时健小时候写起。跟随作者的笔一起来到了到褚时健的家乡——云南玉溪矣则村。褚时健出生在1927年,在矣则村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在故乡的小河里练就了超强的抓鱼本领及极好的水性。这两样生活本领在他今后的岁月里,也是他本人一直津津乐道的。
褚时健快乐的日子嘎然截止在了15岁,这一年,他的父亲在外出做生意途中,在日军轰炸中受伤,不久就病逝了。他不得不和母亲一起挑起生活重担。家中的酿酒作坊,由他一人承担下来,在烤酒的过程中也磨炼出了,如何提高利润,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经验。为他以后做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他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学业,加入到抗日斗争中去。战争胜利后又到了地方工作,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劳动。
在下放农场的十多年中,他服从组织安排辗转几个单位。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生活热情,带领大家下河抓鱼,自己开荒种菜,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最后在云南新平县的一个糖厂扎根,潜心专研,将亏损严重的糖厂扭亏为盈,并逐年盈利,成为当地最为红火的企业。
文革后落实政策,又到了频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褚时健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岗位,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又审时度势运用到工作中,十年时间又将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第二大烟厂,创建了红塔集团,成为有名的烟草大王,创造了中国烟第一品牌’红塔山’。
在历史车轮的行进中,1997年命运再次跟褚时健开了玩笑。他的妻子马玉芬入狱接受调查,女儿褚映群在接受调查的监狱中自尽。遭遇家中妻离子散变故的褚时健,1998年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他放弃上诉,坦然接受狱中服刑。2001年因严重的糖尿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被批准保外就医。
2002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已经74岁高龄,本应安心养病,颐养天年的褚时健,做出了承包哀牢山三千亩土地,种植引进湖南冰糖橙,按照工业化生产农业的设想,开始第二次创业。
褚时健是个有争议的人,大家对他的褒贬不一。我个人是非常钦佩褚老先生的,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次次的将企业起死回生,除了投入非常的精力,还有他勤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在褚时健第二次创业成功时,很多的报道中以他作为榜样众口一词,“看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其巅峰时,而是看他跌入谷底的反弹力度”。然而在接受采访时,褚时健只是淡然的说:“希望大家提起他时,能认为褚时健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就够了”。
也许就是他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做事的务实态度,才是能够成功的秘诀吧。所谓的产业、财富都是可触摸可计算的东西,他的精神和想法、做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真正的传承之物。
在他的身上有两点对我感触最深。第一:他工作中认真的态度。比如:在种植橙子时,他的奖惩条列中细化到,每一棵树下掉了几个橙子,按照多少钱来扣除。每两棵之间的宽距多少米,每一棵树上保持多少片叶子…。这些都在每天工作日志中详细记载。我想做事情认真到这个程度,成功也是必然的。第二:他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生命力都让我佩服。在71岁高龄时,遭遇家庭的变故,事业的变故,在巨大的伤痛面前,依然屹立不倒。纵观他人生的传奇,可以说是贫穷给了他勇气,是坎坷给了他坚忍,是苦难给了他力量。这样顽强向上的拼搏精神让我敬仰!
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因家庭变故痛不欲生时,遇客户刁难背后痛哭流泪时,遭遇合伙人背叛时…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自怨自艾。怨恨成了挥之不去的伤痛。在痛苦的泥泞中跌跌撞撞,悲伤不已。
然而岁月就像一条河,不由分说向前奔腾而去。曾经的伤痛在追忆中超越爱与恨的界限。假若重新来过,愿以褚时健为榜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惧岁月沧桑,世事流转,依然像一个勇士般直面生活和事业带给自己的各种问题。
每个人都是在苦难中前行,不同的只是面对困难的态度。
今天褚老先生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曾说过的话:“人要对自己负责,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过去的就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日子,做好最后的事情。”还时时萦绕在耳边,将他的坚韧、勇气、力量、认真传承下去,作为生活的态度,作为现在要做的事情。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