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凝结前人智慧,呕心沥血煮字成文的经典巨著。其内容基本上讲述了一个世族门阀的衰落史吧。其也精彩演绎了一段世事无常、兴衰无旨的哲学看点。其对人物的不同刻画将一个以利益集团为核心的社会内在结构呈现于故事的每个细节中,而各个细节结构的缜密连贯xing又给予每个读者一份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从而故事人物的悲喜牵荡着每个读者的情感沉浮,而读者也在这个情感沉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与书中人物息息相关的那份得失不能自已、爱恨不得由心的枉然心态。
然而,《红楼》一书跻身四大名著,历来与其它三部小说并驾齐躯不分伯仲的。为何其在当今社会身价陡增凌世傲物乃至圣贤之说为之赧颜逊色呢?这是由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所使然的。
纵观古今,比照实质,《红楼》中宁荣二府的生活环境完全是一种无益回报社会而又基于社会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一种王族生活。其在穷奢极欲的权谋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狎戏子、昵声色而缠绵儿女之事莫不尽其所能。(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一个小小天地,一个人生百态的凝聚,至极之雅也只不过吟诗作对“逞字技于游宴之中”而已了。其人物生活所必须依据的支撑点也就是一种至高无上权力的庇护,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牢靠根基的。穷其根本,荣宁二府并没有与社会互利的本质,这样,二府的衰败则是必然的,而其兴盛纯属偶然,甚至完全是不应该的。可以说他的兴起是社会的一种不幸。
看到书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让我将之与王谢之家作一对比。确实,王谢二门历经数世名冠古今以奢华侈糜,但那是因为以王谢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与当时的社会已经构成了舍此勿彼的唇齿互利关系。因为社会需要王谢存在,所以王谢因之存在。而当社会不需要王谢存在时,也只有“任其堂前飞燕去,空教诗才好自吟”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宁荣二府终不能与王谢相衡是必然的了。
基于上述观点发掘《红楼》热的始因不难看出每个人对美的认知是“宁作世之腐朽”的自然心理。而发起者本自先烈血脉,亦当前王孙。因为这些人的特殊身份确有与书中人物相类之处,难免对照自身感触要多于常人了。当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的。“总是饱读经典不足为世事所用,难免沦于附?狗缪盼ㄓ攵酉嘞汾室晕科缴?”吧。这个且不谈他。
而这些王孙贵族在饱食终日后也不甘无所事事的。人居万金之躯自然与田间坎头的学思不一样了。田间坎头的兴衰概念大多就围绕着四季的变化为核心进行的吧。而万金之躯一般在居劳作之上而不顾劳作之命时就会专情恣肆在儿女情长的是非中了吧。而《红楼》自然而然影照了这种生活的本质,然后,据有如此生活背景的人可以出于各种心理有意无意的承认《红楼》的价值以肯定自己应享有的生活是不该失去的。其实也只想“素位尸行”终其老朽、纵其情欲这好了。所以,此种人家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地位有意无意的让《红楼》脱颖秩丽了。然后,《红楼》就具有了审视智愚、判人善恶、助人名利的神圣权力了。大概这种趋之若鹜的雅事也必定要这类雅人发起吧。
不过,就一本书可以读出智慧这点是不容否认的。其实,读任何一本书只要投入相应的精力或多或少都可以益智的,甚至不读书在现实中常具思考也是可以长进不少的。只是在众口一辞的驱使下人们更热衷于对一种知识的渴望也是蛮不错的。至于读书嘛,结果就是两个:贫有一思,富有一思。或贫则乐道、富则仁义;或贫则怨天尤人、富则穷奢极欲。这两种情况都是读书后可以在本xing上加以倾溢的。如果从一本书给人带来的后果来看,不难明了他给世人带来的什么,也很容易了解这个社会当前的情态是怎样的了。
总的来说,《红楼》是一本好书,写得好;成为一种文化标志让他成为名利的核心,这是时代背景关系;其作用,可以看到两晋心态在上层社会的影射,当然,两晋社会整个是处在等待灭亡的过程中是不用说的了。这个反映社会问题,太敏感,不宜谈。而书中讲到最终的无奈正是道家精神的最高范畴,只是因为被迫接受好像就失去了主动求知的美感了吧。作者差强造就不了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自己杜撰其余的空间,蛮好。
女人,有理由爱《红楼》因为它是女人的梦。如果人生中没有那个梦,就不知道现实是多么的不好了,那样不是太傻了吗?那样,生活不是太乏味了吗?
男人,有现由爱《红楼》因为它是男人的梦。在这个梦里,可以忘记世俗女子的一切瑕疵。
因为有了这个梦,让我们对彼此有了一个要求。因为梦是好的,梦里没有衣食住行的烦恼,亦没有喜怒哀乐的斤斤计较。就这样,现实越来越不美了。因为现实不是梦。
本人不太作梦,也不太看梦。所以评梦有点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