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这部电影,樊登老师也推荐过。今天在亲密关系电影赏析课上有幸看到。整部电影都贯穿着主人公的坚强,坚持和不轻易妥协的精神。既然是在亲密关系课程观看的,那我就从学到的知识里,结合着试着做一做分析,来巩固自己课上的内容。
首先,奈娜(女主)是一名图雷特氏综合征患者。因为不停的抽动脑袋以及发出“哇哇”噪音,奈娜不仅不被自己父亲喜欢,而且从小就面临着被很多学校拒收的困境。但奈娜之所以能够从小坚韧不拔,跟她还有非常爱她的母亲,以及好暖男的哥哥有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中,奈娜虽然身体不完美,但精神被呵护着,所以,才能让奈娜能够正面对待自己的病。奈娜之所以长大很难原谅父亲,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因为她的病而吵架的情景让奈娜非常痛苦,更何况因为她。尤其小奈娜因为讨厌自己的病,而在厕所不断往嘴里塞卫生纸这一幕让我们都很心酸,思考到底怎么正确对待孩子的所有是需要认真,仔细思考的。母亲坚持要让奈娜去普通孩子的学校,而不是残疾人学校,让奈娜感恩倍至,也非常温暖。并且妈妈不放弃的帮孩子小学校也无形中影响小奈娜成为一个坚持不放弃的孩子。同时,在家里,哥哥也对妹妹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让奈娜能够在那样的病痛之下还能活的比别人灿烂。
所以,母亲的坚持和小奈娜的积极乐观,直面事实,让奈娜经历很多学校被拒后,在遇到圣蒂克学校校长给予奈娜的关怀,包容和接纳时,从容镇定上台回答校长的问题,继而接受这所学校给予奈娜像天赐一样的礼物——允许在这里读书。所以,从那一刻起,奈娜似乎明白了她到这世间的使命。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那样的老师。因为她经历了从无所适从的失望到点燃她新生希望时的那种蜕变喜悦。这应该是一般没有经历如此巨差的人所无法感受的吧。
在圣蒂克学校拒绝奈娜12次以后,同时也是奈娜兼职漫画五年并在这五年,不断寻找可以让她教课的之后,因为印度教育改革,圣蒂克学校的9F班(贫民窟的14个孩子)成为了奈娜的练兵场。
在这个机遇里,奈娜总能做到,尊重孩子们:跟孩子们一起嘻哈,支持创造力然后再教课;给予机会和选择,让孩子们自己选要不要改变,以第二天九点为期限,充分把权利交给孩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不公平时去努力争取,让9F班孩子一样可以竞争荣誉勋章;而且奈娜非常相信自己的内心,在那个9A班的老师一直诋毁不信任她能教好那个班时,她没有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是从很正面的方向思考,重申自己对那些孩子的信任,对生命有着更高纬度的认知。
在刚接手这个班时,奈娜包容了所有孩子们对她的恶作剧,甚至为了他们,揽下责任,教会了孩子们担当,并且获得了孩子们认可。之后,奈娜制造出了无数与孩子们的“珍珠时刻”:早上户外丢熟鸡蛋,顺便教抛物线;打篮球来教重力,等等,都是教学新方法;尤其,在露台,叠纸飞机教孩子们将恐惧写进纸里,然后飞出飞机释放时,教会孩子们——情绪是不应该被压抑的,只能被疏导。情绪越被压抑,越容易在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最意想不到的强度爆发出来。就像那个最调皮的孩子,刚开始飞机里什么也没写,最终,他被9A班老师羞辱后,破坏了学校里要参加科技展的作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最后这群学生因为这个原因被拒绝在学校学习,但需要参加期末考试时,奈娜也有些灰心了。但正因为前期种的善良和正能量的种子,这些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主动找到奈娜,那时的奈娜正在哥哥安排的父女相见的咖啡厅。那时,奈娜非常开心,这应该就是努力到自己最极限可以获得的结果。尤其,当孩子们比出奈娜教他们怎么用手和北极星辨别方向时,奈娜的眼睛亮了,因为孩子们将她比作了北极星,他们的灯塔。父亲当时的在场也为后来理解孩子,知道这个孩子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打下基础,为最后奈娜教会了父亲如何面对心里的恐惧以及生活埋下伏笔。直到,父亲的转变,奈娜的接受,双方都宽恕了自己。
孩子们不断的在奈娜引导下进步,但在最后,作者也给了点睛一笔:假试卷。在那个最调皮男孩担心自己考不好影响老师前途的时候(孩子们考不好,老师也要走人),他买下了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的试卷。但最终在班里其他学生的抵制下,他们也不再想作弊。最终,这份假试卷,竟然是9A班的优等生做的假,通过那个人卖给的F班。这一个反讽用法实在让人更加深思:这9A班老师,一直注重知识,却在孩子们人格上造成了偏差。一直以来那个9A班的老师都对F班抵触,鄙视,这些也都让他教的孩子们看在眼里。
所以,最终这个结局也是告诉我们,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只在知识上过关的老师,其实是需要提升的。好在电影里A班老师被原谅了,否则现实中得有多少老师心灵颤抖,恐怕自己没有机会。只要现在不断学着认识人性,了解人格,学习做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