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彭瑶
很少有一段旋律能在我的脑海中萦绕那么久,在《Les Choristes》(中文名:放牛班的春天)中,它一次次响起,一次次让我情不能自已:“Sens au coeur de la nuit/ L'onde d'espoir/ Ardeur de la vie/ Sentier de gloire(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原来童声可以这么美,这么慑人心魄,明快而充满了张力。
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然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些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马修。
电影中的院长,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还会对犯错的孩子处以严酷的体罚,例如: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而马修老师则完全不同,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
马修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认为:这不是奇迹,这是爱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这些个野孩子们都能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
马修在接受校长的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条件:第一,不体罚学生;第二,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第三,不要透露他们的名字。这些条件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
最后,这个班级的一切都改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景象在每个孩子脑海中浮现。他们从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胆,生怕犯错的恐惧,而渐渐转变成为了慈父般的爱。
我们不防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些孩子都是些问题孩子,但他们是不是生下来就是有问题的呢?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了问题学生呢?对待问题学生,不用说是问题学生,当一个正常人遭遇院长这种处事方法的时候,你又该作何想法呢?我想起来了张校长的一句话“一个人有病,大家吃药”,当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曾经用“杀鸡儆猴”、“杀一儆百”这样的言词为自己注解理由,现在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这种作法,真是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觉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有时可以不怕严厉的面孔,却不忍欺骗一颗慈善的心,即使再荒芜的田野,师爱播下的种子也能发芽。
不可否认的是,温情是个好东西。它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种从头至尾都可以让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着那些顽童们可爱纯真的一面,心底焕发出的某种“本真”的天性。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浓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篇二:《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姜焱博
这一次作文课,老师为了犒劳刚考完期中试的我们,放了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马修的人来到管制学校当学监,他刚来的时候很苦恼,因为这里的学生特别顽皮,一开始孩子们不喜欢他,但后来都被他的魅力感化了。在马修的带领下,大家渐渐对音乐产生了好感,他们体会到了大家一起唱歌时的乐趣。在他的认真努力下,孩子们懂得感恩、交流、团结,他们的眼神和歌声为放牛班增添了光彩,他们伴着马修的音乐,唱出了歌声与欢笑,唱出了他们心中的爱。
如果没有马修老师的包容与爱,我估计那一群学生到现在都是一群在教室里乱吵乱闹的长不大的人。可惜的是,一次学校放假,马修带着孩子们私自去树林里玩耍,不料起了大火,学校都被烧毁了。不过幸好马修带孩子们都跑出来了,孩子们都没有事。但院长还是把责任推给了马修,把马修开除了。
就在他要离开的那一天,当走到窗口下时,从屋子里不断地飞出纸飞机,上面写满了对马修感恩,感谢的话;孩子们从窗户里不断伸出手,不停地挥,从里面传出天籁般的歌声……那是孩子们对马修老师的不舍和感恩。那一幕,小手在窗台上不停地“拜拜 ”的情景,触动了我们的心。
电影看似很普通,但它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我最喜欢马修,他教孩子们唱歌,而且唱得非常好。他很宽容、有趣、爱护孩子们。我觉得每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索,才能有成就。
这也让我想到了前不久班里组织看的另一部电影《你好,老师》,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她们宽容、关爱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不管是调皮的、贪玩的还是内向的,让我们在学习中体验成长进步的快乐。感恩成长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篇三:《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沐清晖
我是先看过《死亡诗社》后再看的《放牛班的春天》,dao发现两部影片在主题上有一些相似,但依然不妨碍我对后者的偏爱。《死亡诗社》可以改日再开文具体说一说。
1949年的法国乡村,醉心于音乐却颠沛流离无所获的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到了一间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各种体罚手段司空见惯。
性格沉静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渐微妙起来。班里的其他孩子也有着各自的脾性,但在音乐的感召下,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
影片全篇的色调是轻松的,有着法国人浪漫的固有气息,再配上宛如天籁的孩童合唱,遑论思想性,在艺术性上就很难有几部影片与之匹敌。
往深了说,这部电影探讨的更多是本性的解放和升华。当校长制定各种措施只为了镇压一群在外人或者父母眼中不循规蹈矩的孩子,为了培养一群能对一个问题给出统一答案的傀儡,马修来了。他没有评论校长的做法的对错,而是把每个孩子当做个性鲜明而平等的个体,去开导启发孩子们,去倾听他们说出的人生的理想。
理想,多么遥远而熟悉的一个词儿。对这群孩子们而言,这不啻于平底一声惊雷。
继而,马修老师运用了各种方法去帮助孩子们挣脱思想的条条框框,用成年人的宽容和温暖去理解、包容孩子们犯下的各种小错误,组织合唱团、用音乐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的心灵和赋予他们发现美的眼睛,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自我价值的认同。
美妙音乐背后的这一切,应该才是促使孩子们变化的最关键推手。
影片里的孩子们,真是可爱,听着他们高低错落的和声飘出,感觉整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和涤荡。
愿这美妙歌声永远伴随着你,内心一片祥和安宁。
篇四:《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崔风雷
放假了,时间慢了下来,想起以前看的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颇有感慨。记得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看电影,每一次看完都要写观后感。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电影,感触很深,尤其是对于教育的思考,就写一下观后感吧!
这部电影估计很多人没有看过,它是发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的故事,在一所寄宿制学校里,由于学校制度非常严格,很多孩子不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发展,而变成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很多老师都因为承受不住学生的“折磨”而被迫辞职,学生们似乎也无药可救了。然而就当一切已成定局的时候,来了一位足可以改变它们命运的人——马修老师。
电影中的院长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对孩子不仅没有耐心,而且往往对犯了过错的孩子,只会处以严酷的体罚,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让他们忍受恐惧害怕的心灵摧残。马修老师则完全不同,他带着爱来到了这里,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于自已的春天。
马修老师也曾经想要放弃,但是想到孩子们内心的纯真和善良,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他最后被学校开除,但是他的爱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这种爱已经变成了自信和坚强,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很多孩子都从事音乐事业,甚至其中的皮埃尔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
马修老师以前也当过老师,我们不得而知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优秀学生,我想一定是有的。但是他来到了这里就是一种恰好,是一种遇见,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群孩子,那么电影开演五分钟就该结束了。
他对教育实际上并不是很在行,以前的碰壁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就是来到了这里,他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孩子”。他是一个音乐家,也只有这样一个身份才可以改变他们,这恰恰是音乐的真谛,也是教育的真谛。音乐的真谛是什么呢,是爱、平等、自由。一个音乐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改变了孩子们的前途,也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执着。
如同我们的教育,严格也罢,宽容也罢,有时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我们熟知的西点军校以严格著称,正是因为严格才培养出了世界一流的军人。但是哈佛的环境却是非常的宽容自由,也同样培养出了世界顶尖的商界和政界奇才。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并不是说老师勤奋刻苦就一定会培养出顶尖的人才和大师,有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培植一种土壤,在这种土壤里,优秀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而不是被埋没封存。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遇见了成长的美丽,能够培养出让我们佩服的学生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马修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在学生失败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教育者所需要学习的,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真的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而是当他们迷茫和无助的时候。
我们都是小人物,有时候,我们对世界的影响很小,如同我们现在的生活。当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渴望新生活的孩子们时,我们的世界将变得很大,大到几十个不同的命运,我们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是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有可能帮他们在他们希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五:《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叶优璇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完之后才发现这跟“放牛”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一个懒散无纪律的班级与一个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电影讲了一个叫“马修”的音乐老师,用音乐制服了寄宿学校中一帮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最后离校时,他的学生们把要对他说的话和不舍都写在了一张纸上,并折成纸飞机,飞出窗口(校长不允许他们出来送行)。
电影的主人公——马修老师,他是一个内心善良、宽容他人的好老师。他允许孩子们犯错,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力,鼓励、引导孩子,电影中一个叫莫翰奇的男孩,通过他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从不喜欢音乐课到爱上音乐,并考上了音乐学院。
不过影片中跟马修老师反差的就是算院长了,他冷酷无情,而且惯用体罚学生,当每次听到院长对老师说“行动”,我就会万分疼惜那些孩子,当听到校长室传出抽打、训斥的声音时,我会心如刀绞。如果我是那里的学生,恨不得马上逃离。
通过这个电影,我发现看人要多看他人的闪光点,像老师一样,多用心灵的眼睛去发现他人之美,也使我更懂得了“宽容、尊重”,对于师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篇六:《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陈诺
有一座学校,叫池塘之底;有一种声音,叫莫朗杰;有一种可爱,叫佩皮诺;有一种恶,叫蒙丹;有一种善良,叫马修。
1997年的一个严冬,马修初到这座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面对阴森的建筑和一群看似已不可救药的孩子,不安充斥着马修的内心。
直到有一天,他听见孩子们用那虽跑调、但至少有些音律感的歌声调侃马修时,他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一遍遍地纠正其音调。他越发感觉到,这看似邪恶的外表下似乎有着一颗热爱音乐的圣洁之心。原本是个失败的音乐人的他,曾发誓再也不碰那让他寒心的乐谱,但他为了这群孩子重新打开乐谱,拿起笔,开始写一些简单的歌曲。
是音乐打开了这群孩子的心,重建了他们的思想与情感;是马修的到来,拯救了这所学校,拯救了这群身处于池塘之底的孩子。也是他救济了佩皮诺失落的心,发现了莫朗杰不仅有天使的容貌,更有被天使亲吻过的独特嗓音,让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没有在原本的叛逆中继续堕落下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丹。长着一副不羁的脸,满嘴的脏话与不屑,还有那肮脏的灵魂,充斥着社会人的气息。可能一方面来源于她对父母的憎恨,另一方面来自校长。校长曾当着他的面说过,他只是个实验品!只是个实验品!换任何人来说,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侮辱。也许正由于此,致使蒙丹的人生注定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厌恶与仇恨。
同样是两个叛逆的人,莫朗杰和蒙丹的人生却是截然不同的。而其决定性因素,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对美好的向往!
都说人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清晰地记得莫朗杰唱歌时的眼神,那双蓝色的眼睛像天一样深邃,像琥珀一样干净澄澈。他望着马修指挥时,总是放出希望的光芒,那已包含了太多太多。有对歌曲的热衷,对音乐的自豪和对未来的信念。而蒙丹,记得他被带出学校的那一刻,回头看了一眼。那邪恶的眼神,充满了猥琐与变态,更是透露了他灵魂的污浊!
人之初,性本善。愿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了你,就算你身处池塘之底,你也要有一个飞上云巅的梦。上帝永远不会让一个有梦的人一辈子都身处地狱!
篇七:《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李泽英
老师是人类的工程师,听起来好像陈词滥调,但的确,一个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孩子早期的受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同影片里的校长,每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就在暴露他丑陋的灵魂。如果教师都采取校长那样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那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会心里扭曲。一定程度而言,病态的不是孩子们,而是社会,是社会的不理解,是社会和教育的不理解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病态,比如放火烧学校的学生完全出于学校对他的不信任,他确实没有偷钱,是被逼急了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行为。
马修老师与校长的特别之处是,他不会随便地去体罚学生,而是用心去和他们沟通。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马修老师看作是平等民主好教师的象征。他没有把这群问题孩子看成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没有把孩子看成是接受训斥的受导者。他是 “蹲下” 来,平等视角的倾听者,用心聆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他是孩子们的玩伴甚至是朋友。当麦神父在电影刚刚开始就因学生的调皮而受伤时,让我们没有见到那一群学生便感受到了他们是多么不容易被管教,所以当马修老师首次进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当教室乱作一团,校长进来维持秩序并大声质问时,马修老师对孩子们袒护的态度。也许这正是他试着走入孩子们之间的第一步。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理解,交流与宽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尊重他们的生活境遇,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特殊背景。根据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孩子、引导孩子、发掘他们的潜能,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价值观、需要去要求孩子,或错误地以为那是孩子的需要。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也许只是天性使然,也许是缺少倾诉的对象,但并非不可救药。尤其像孩子与大人们之间这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代沟和隔膜,校长简单粗暴的体罚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可能只会引起同学们更强烈的叛逆,也只会在孩子们的童年里留下一片阴影。
而马修老师则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于是在第一堂课上,他就让每个人写下他们的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尽管结果五花八门,但这样的方式却让孩子们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同学们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即使是问题孩子,内心也并非一团漆黑,一切也并非没有希望,他们也有自己理想和追求,也有自己的期待和渴望。所以,作为老师不能随便给孩子下定义,对孩子的良好的行为应该及时强化,而对于不好的行为最好用忽视来消退。这样,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定位,而不是老师对孩子的缺点盯住不放,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老师要爱孩子。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但这确实是事实,教育最好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有爱才会用心,用心才能做好教育。
教育需要爱,但不是溺爱和无原则之爱。面对学生的过失和过错,合理恰当的惩罚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马卡连柯所说: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惩罚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没有爱,无法打动学生,也无法带给学生心灵的震颤。实施惩罚,爱是前提。没有融入情感的惩罚就是一种剥夺、一种报复、一种攻击。爱的惩罚表达了 “无论如何,我都信任你!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你! ”,这样的惩罚,对于任何学生,都是一种坚守,永不言弃!因此,真正的教育惩罚注重教育性,是出于对受教育者的关爱和期待,是“教育者或教育集体有意施加的足以影响受教育者生理、物质或精神需要满足程度的举措”,它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使受教育者认识并心悦诚服地改正过失。
马修老师非常艺术地运用惩罚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如盖贺克在马桑大叔的门上安装了伤人的设置,并致使马桑大叔眼睛受伤。被马修老师发现后,罚他课后去医院照料受伤的马桑大叔,在共情式的体验中去感悟,马桑大叔眼伤后的痛苦和他内心的善良深深地感染了盖贺克: 对伤害了他人感到十分内疚、悔恨不已。因此,教育意义上的惩罚本身内涵着教育性,能够起到震慑人心、自我警醒的教育目的,使人逐步认识到这些惩罚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从而懂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合适的惩罚应该是艺术的、别具一格的、具有创造性的,真正能够起到震慑人心、自我警醒的教育目的。惩罚的动机应该是美好的,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惩罚的方式应该是道德允许的。
教育的本义是回归生命,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 促进每个生命的完美发展。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启示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教育现状中的种种问题 ,诸如不 尊重学生、注重教育功利性、过度惩罚教育等现象层出不穷。从这部电影中的马修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老师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人本主义教育就是要倡导“尊重的教育”,尊重学生个体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能力的差异,尊 重他们的思想,“移情”地理解他们的行为,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真诚地付出情感和关怀,并及时地 发现他们的兴趣和优点,做好正确的导向工作,以使每个人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真正需要。教育要做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尊重生命个体的需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实现教育的意义,而这些都离不开爱。正如《放牛班的春天》的扉页中写到:爱点亮他们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蓝天! 教育没了爱,就是无水的池,干涸而空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容易麻木和倦怠,在重复中消退激情。因此,这部影片可以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和生命活得更充分,让我们学会用爱包容学生的无知,用爱驱除学生心中的阴霾,用爱拯救学生迷失的心灵。如果我们的教育者都能够像马修那样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大爱和智慧去滋润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是教育智慧的意蕴。
篇八: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歌德说过:“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走进那间不大的辅育院,我只能看见一个个被困锁的灵魂以及自由被禁锢之光灼焦的巨影。自由是他们封锢已久的心锁。
电影温暖的色调让人感受法国人独有的浪漫主义人文情怀,但这种温暖却极大地讽刺了孩子们所处的现实。从进入辅育院开始,孩子们的自尊心已经变得极其敏感。严厉甚至苛刻的规矩束缚了他们的可爱与创造力,虽不至“白昼如同无边黑夜,兀自行尸走肉般穿越其中”的地步,却已是“穿过无边田野,焦黄野草遍地丛生,随风起伏”的荒凉与干涸。校长体罚的病态教育方式更是辅育院最艳丽的罂粟花,孩子们早已因其隐疾成瘾。黑暗通向光明,隔着一把沉沉的心锁。
他们本该鲜衣怒马,青春激昂,却留守一方狭隘。条条框框是被迫的心之所向,锁住了年少的心,阻拦了阳光的氤氲。他们的影子渐渐重叠,恍若鲁迅笔下那段岁月里羡慕少年闰土的“我”。鲁迅是这样写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我在朦胧中,眼前又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纵然相距异空、异地,那碧地蓝天圆月何尝不是这些孩子共同的梦想?封建礼制、腐朽教条吃人,近现代的病态体罚何尝不是变相的教条吃人?黑屋里,一把锁关住了孟丹;黑屋外,一把锁扣住了无数灵魂。文明进步,并不应是为腐朽添上华丽外衣。
他本该慈善和蔼,受人爱戴,却高贵伪装,两副面孔。他的形态正如席慕容《独白》所描绘的那般——为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他或本不如此,利益、自私最后却将他死死锁住。心锁之于校长,是自私尚利易动摇的心性。“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枕退却,颓败必至灵魂。”既已选择低头,他的结局注定与正义自由为敌。自私、冷漠、麻木、颓败如他,也是黑暗的一角缩影。
他本该默默无闻,重复往前的人生,却似一米阳光,温暖了年轻的心灵。眺望你的路途——清澈通透的旋律带着自由的音符流进这群爱奔跑的孩子心中。此后,他们提笔、奔跑、欢笑都有方向。他暗自教他们唱歌,为他们的天赋和进步而赞叹不已;他会记得每个人的字迹;他会在最后与校长据理力争;他会希望孩子们勇敢地违反纪律来送送他。“哦,亲爱的马修老师,记得回来看看我们啊……”当无数字条折成的纸飞机从小小的窗口飞出,阳光正好,满天奔窜一同他们挥舞的小手那般可爱。卡勒德说:“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但所有的细节早已抽象成深刻而热烈的情感,所以多年后遗忘许多细节的皮埃尔依然深爱并更敬重可爱的马修老师。之于马修,他没有心锁,他是那个解开心锁的匠人,以一米阳光的方式拂过每个渐见麻木的灵魂。
纸飞机载着阳光来了,一声转动,心锁,开了。愿我们也总如此。
篇九: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朱书瑶
在那个如“地狱”般的学校中,一群玩世不恭的孩子的脆弱心灵被一点点吞没,一点点毁灭。命运似乎和他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们大多是孤儿或来自单亲家庭,在普通学校中,受尽师生的冷眼相待和议论纷纷,他们不知该向何人倾诉心中的委屈。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们的行为在他人眼中很可恶,但他们或许只能用那些偏激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吧。
此刻,他们的人生中出现了一位良师,一位拯救他们一生的学监,那个人便是马修。他懂得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他深知,“犯错—处罚”只会让那些孩子的心再次受到伤害。虽然同事多次提醒他那些孩子是恶魔,校长哈彬也多次向他证明“犯错—处罚”可以让孩子乖乖听话,但马修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面孔,天使的心灵,他用他的爱,用他的细心,用他的宽容,用他的信任,一步步通往学生心门,打开他们被藤蔓所深深禁锢的那颗纯粹的心灵。
离别时,那一只只纸飞机在空中飞扬,诉说着对马修的告别和不舍,那一双双在窗口挥舞的小手,挥动着他们对马修的无限感激,那一句句歌词,谱写着他们对马修学监即将离开的不舍和牵挂。
“犯错—处罚”,看似是有效的办法,却让孩子们像行尸走肉一般过着似监狱的生活,没有感情,没有温暖,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整座学校充满着冷漠和黑暗。马修的到来让一切发生了巨大转变。他离开时虽心怀不舍,但拯救了孩子们原本破碎的人生和冷漠的心灵,这也是他作为学监、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和满足了吧。
一生中遇到一位良师,实属不易。
电影的结尾,佩皮诺和马修一同离开了,而那天,正巧是星期六。曾经,佩皮诺每周六都会站在大门口等待父亲,明知父亲已故,却仍苦苦坚守。我想,佩皮诺一直等待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一位如父亲般疼爱他的人。他等到了,而那个人便是马修。
整部电影环环相扣,微小的细节更是打动人心。人性、人情、人生、人心都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篇十:《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周芸慧
那漫天飞扬的纸飞机是我对你最真挚的诚意。
我是在作文选上看到这篇电影推荐的,当时就被电影的简介吸引了。等一有闲暇,就迫不及待地下载来看,看完后起初的激动荡然无存,遗留下的只是深切的感动。
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法国的一个小乡村,他的才华无处施展,最终成为“池塘之底教养院”的助教——一个满是顽皮儿童的地方。这些孩子们天性并不坏,只是这里的体罚制度使他们产生判逆的心理,从而将自己一层层伪装成问题儿童样子。心地善良的马修决定用音乐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在马修的引导下,孩子们心中的角落渐渐开始融化,特别是皮埃尔。莫昂克,他调皮性格下的音乐天赋也被挖掘出来,从而成为后来著名的指挥家。但就在马修和孩子们相处融洽之际,失火事件发生了,他因此被积恨已久的校长解雇,影片最后师生分离的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当我们面对一群年幼但调皮捣蛋的孩子,会循循善诱还是会简单地用暴力解决?多数人肯定回答前者。但现实与理想的遥远在于:生活中所见的行为大部分是第二种。而马修却是选择试图剥去孩子们的伪装,使他们善良纯真的天性破壳而出。其实孩子们的叛逆本就是被教养院的残暴手段逼迫出来的,只要一个人稍加引导,比如马修的音乐,就能够感染教养院的邪恶与肮脏,净化孩子们的心灵。
马修,一个普通的矮胖男人,用他的善良和责任,拯救了一帮石沉池底的小小青蛙,发现一群伪装面孔下天真的笑颜,甚至于和黑暗对抗,用他并不伟岸却坚韧挺立的身躯,与冷漠残暴的校长抗衡。虽然他最终被解雇了,但他赢得的是孩子们的喜爱与观众的尊敬,他甚至将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引上正途……
而那些池塘之底的孩子们也令人感到心疼。有为了母亲而将墨水砸向伯乐的皮埃尔,有每天站在铁门内等待已战死的父亲带他离开的佩皮诺。电影的这两个主角,完全是两个性格的对立面。前者因弱小无助而让人心疼,后者因过多的承担了伪装自己的角色而令人叹惜。即使用冷漠浇铸自身,孩子也终究是孩子,皮埃尔最终还是同所有其他孩子一样,向马修敞开了心扉。
他们的每一次合唱都让我震撼。小小的教养院里,领唱皮埃尔的歌声空灵,仿佛直击人心,其余孩子的和声悠远绵长,在天淸气朗的晴空下回荡。拥有如此美妙歌声的孩子们的天性,必不会是坏的吧?
最感人至深的场景便是分离之际,从窗口飞扬而下的纸飞机。原本为马修独自离去,无人送行而感到心酸,但心中却不愿相信孩子们会如此冷漠。果然,他们被校长囚禁在教室里,而只能把对马修的无限感激与不舍之情写在纸上,从小小的窗口投下漫天的纸飞机。当纸飞机一个接一个飞下时,孩子们合唱的背景音乐也随之响起,让我不得不落泪。从被学校压迫得不会表达感情,到大家齐心合唱,送别老师的转变,让人们看到马修的教化对孩子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油然而生尊敬与感动之情。
飞扬的纸飞机,挥动的小手,在那一刻,马修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篇十一:《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作者:董新芹
早就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却一直无暇观看。假期来临,终于一睹为快。细细品味影片,我深深为马修老师崇高的教育境界所感动:面对“池塘之底”的学生,他没有像别人那样以暴制暴,而是深怀一颗宽容之心、一份关爱之情,引领这群“迷失的羔羊”走向生命的春天。
随着镜头徐徐拉开,我们看到:当孩子犯错时,马修老师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呵斥、惩罚,而是善意地替学生隐瞒,因为他了解这所学校简单粗暴的管理作风;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仔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让“池塘之底”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当一个偷巨款的学生说出此举的初衷,其实就是要买一个热气球时,马修没有嘲笑他,更没有告发他,只是悄悄地隐瞒了真相,让他把钱还了回去。影片的结尾,马修被学校解雇了,但是他不后悔。当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他送行时,他感觉到“每寸肌肤都透出了喜悦和乐观”。
影片中,马修老师那些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教育行为,让我深深感动和钦佩,“爱的奇效”这几个字忽然闪现脑海。我深深地明白了学会关心学生,从每个细微之处来关照学生的心灵,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育确实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但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移植,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触。教育是最需要真诚和爱的事业。教育,更需要教师具有对人的生命的真切关怀和热爱!
电影中的马修,是一个被主流社会忽视的小人物。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人物,却更能体察被那群漠视的生命的心灵世界,更能感悟爱与宽容的的生命力量,更祈求对自我言行的理解。尽管“池塘之底”的这些孩子行为乖戾,语言粗俗,但是内心深处其实更加脆弱柔软。事实证明,在爱的春风的吹拂下,放牛班的学生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双方都好。
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我也有幸遇到一些富有爱心的老师。在关键时刻,正是他们及时关爱与鼓励,让我不断成长。换位思考,今天 ,我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我理应把我全部的爱,给学生,特别是那些更需要关心的学生,例如学困生、特困生等。作为师者,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路上留下幸福的味道。
前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我一直认为,师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没有真诚的师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真爱有奇效——电影中的马修,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
篇十二: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朱宏英
放假了,答应孩子一起看电影。今天就选择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群问题学生被送到一个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进行学习。在这里他们接受着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行为主义教育,只要犯一点错误,便会受到花样繁多的惩罚。直到马修-----一个 “失败”的音乐家的到来。他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当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会去寻找原因,并用音乐把孩子们感化,让孩子们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想想我们的教学中也有很多问题学生,就像电影里的问题学生一样,他们真的想成为问题学生吗?不是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从源头来说是没有人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当以校长为代表的强制派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强制惩罚时,他们就用更加暴力的方式来进行反抗,表面是服从的。他们的问题可能一开始并不是太严重,但人们总是盯着问题,并把问题扩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问题学生”推到了真正的问题学生的境地。
这也让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他的好多著作的诞生都源于那些问题学生。他把说有时间都用于对这些学生的研究,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和他们一起在野外的草地上摸爬滚打。他爱孩子们,他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从俩位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是要真正的走近孩子,感受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并真正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不允许犯错误的机器。即使真的班内出现了问题学生,还要去寻根溯源,找到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
篇十三: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魏元元
做一位内心柔软的老师,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如马修那样。
《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暂且不说那一群问题少年,先看看校长吧,在校长眼里,只有“犯错——惩罚”模式,除了体罚孩子、关禁闭、大声吼叫、高压无情,别无他法,孩子长期在那样的环境里,压抑、叛逆、报复、自私、冷酷,对外界充满仇视,对他人充满不信任……
在校长眼里,这群野孩子是不可教的,他的世界里只有体罚、暴打,其中,他暴打孟丹的场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孟丹没有被冤枉偷钱,不被警察带走,他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番风景。其实我们的工作环境中也会遇到挑战我们的“坏孩子”,我们认为他们不可教,不可救赎,特别是在当下这样的社会环境,有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难以接受,继而认为有的孩子,神仙也教不好。马修来了,换了一种模式,柔软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哪怕是让孩子手举乐谱,哪怕不会唱歌的派皮诺,他依然很受老师的喜爱,让派皮诺坐在那儿听着音乐,他这是让孩子找到自我,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校长认为学生不可教,不值得去教,更不相信马修用音乐能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但是马修做到了,他不仅让孩子们找到自身的价值,他还救赎了孩子们的灵魂。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实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错。错在我们老师,错在我们的观念,错在我们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马修,在校长长期的高压下,那群孩子的未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像马修那样,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仅此而已。向善、向美、向真是人与生俱来的渴望,完善自我是每一个生命自发的追求,你不相信,就看不到。你不愿看到,更看不到。校长看不到那群孩子的可塑性,他的眼里只有升职加薪,但是马修看到了,马修也做到了。少年皮埃尔拥有天使的脸蛋和魔鬼般的性格,因为单亲家庭原因,为人喜欢恶作剧,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声嘹亮,音色俱佳,马修老师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这才让皮埃尔长大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
看完电影后,有的老师说,完了,我不可能成为马修,因为我不会音乐。其实音乐,只是马修的一种方式,在这背后,是马修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尊重和无条件的信任。在《教育和生命的重负》这篇文章里说,“无条件地承认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全身心地扑向每个学生。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承担了这种爱的使命的教师,就是为自己增添了生命的重负。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爱来自于对生命的敬畏”,用音乐打开孩子们的心,背后是马修对孩子生命的敬畏,如果我们能有这般敬畏,平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少些抱怨,少些唠叨,我们的内心自然而然地会柔软很多。
王君老师说:“面对部分孩子的态度——比如那些经常挑战我们底线的孩子的态度,往往会成为衡量我们教育情怀的尺度。”马修老师无疑是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并努力为之!
篇十四: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田苗
《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让人为之动容的电影,优美的音乐背景、唯美淳朴的画面、缓缓展开的故事情节,如春天的芬芳唤醒冬日的微凉,如溪流的欢畅直抵心灵的暖房。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快乐,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她的美丽,只要你心中有春天。“光头老师”马修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春天的老师,他以音乐的名义诠释了爱的教育的真谛,让处在“池塘之底”闭塞灰心的孩子们看到了美好和希望。
这些孩子是可怜的,他们有的是孤儿,像佩皮诺,失去了父母,然而每周六都还在盼望着爸爸能来接他;有的是单亲家庭,像莫杭治,单亲生活让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不公平待遇促使他们去设计伤害别人。影片的开头,孩子们的恶作剧令人担忧,而所谓的“犯错—惩罚”规则也让令人寒心。在院长的虐待与严酷的管制下,孩子们的冷酷与恶作剧变本加厉。而在此时,马修老师出现了,他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虽无力改变规则,却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当马修得知是葛贺克设计伤害了麦教父时,他没有用所谓的“犯错--惩罚” 规则将他关禁闭,而是让他照顾麦教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从葛贺克因愧疚而低垂的眼神和担心的询问“他会死吗?”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直击心灵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力量远比“犯错--惩罚” 规则要强大的多。
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妄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学生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屡屡跑调,但是却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感受。马修立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之后的日子里,马修老师秘密成立了合唱团,尽管被校长发现,但是通过努力合唱团最终保留了下来。在组建合唱团的过程中,马修老师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任务,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不会唱歌的佩比若被任命为合唱团助理,不会正确发声的学生作为支架,帮马修拿指挥谱。在指挥合唱的过程中,马修老师逐渐发现了孩子们的心灵之美。美是一种真实、自然和宽容的生活态度,孩子们的表演和天性的完美融合恰如其分地演绎了这种美的形式,诠释了美的本质。而美是有感染力的,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刻板自私冷漠的校长和教官也会和孩子们在课余活动中踢起足球,校园里的孩子变得开朗活跃,真正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出来。就这样,音乐,一个被影片中的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再次春暖花开!
影片接近结尾,当公爵夫人准备倾听孩子们的演唱时,发现了站在一角的孤立的莫杭治,而马修则回答,“他是个特例”。之后,孩子们开始了演唱,优美的声音似乎观众已经遗忘这孤立的孩子。可出乎意料的是,在合唱团唱完了前一段优美的旋律之后,马修然后转过身对莫杭治发出了邀请,提示他,下面该是最出彩的男声独唱。莫杭治,从惊讶到直起身,手从裤袋里拿出来到满是疑惑,再到确认轮到自己独唱,惊喜,投入,进而微笑感激。正如马修所说,“我突然读到了很多东西,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的,懂得去感激。”马修是个小人物,他善良,充满爱心,在他身上举手投足都闪现着人性的真实和光芒。他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教会“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马修救赎了“池塘之底”孩子的心灵,而孩子们又何尝不是救赎了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