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平易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标,在于鲜明崇高的品格,在于使人们清除旧习,在于到达善的最高境地。)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小人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老实,就是说不要本人诈骗本人,象讨厌难闻气息那样讨厌罪恶,象喜欢俏丽的男子一样喜欢仁慈,如许才干说问心无愧,所以小人在一团体独处时肯定要慎重。)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小人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润饰衡宇,品德可以润饰身心,气量气度广大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小人必定要做到意念老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晓得本人孩子的害处,没有人晓得本人禾苗的旺盛。)
5、小人有诸已,然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本人有善德,才干请求他人积德。)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旺盛的桃树开着艳丽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自相残杀。”)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寰宇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示出来,叫做中;表示出来符合法度,叫做和。到达中和,寰宇就各居本人的地位,万物也就发展了。)
8、施诸已而不肯,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肯意他人加给本人的,也不要加给他人。)
9、勤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喜好进修接近聪明,尽力积德接近仁德,晓得羞耻就接近英勇。)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工作,有预备就能胜利,没预备就会掉败。)
11、博学之,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普遍地进修,详尽地探求,郑重地考虑,清晰地区分,忠诚地履行。)
12、寰宇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意外。寰宇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寰宇的规律用一句话就可以归纳综合,它本身诚一不二,化育万物,弗成测度。寰宇的规律是:渊博,深沉,高明,精明,悠长,久远。)
13、小人之道,暗但是日章;小人之道,的但是日亡。小人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小人的为人之道是:表面昏暗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表面颜色光鲜,但逐渐地消逝了。小人的为人之道还在于:表面素净而不使人讨厌,俭朴而有文彩,平和而又有层次,晓得远是从近开端的,晓得教化他人从本人做起,晓得隐微的器械会逐步显露,如许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小人乎?——摘孔子《论语》
(假如学了之后,又留意常常不时地去复习,不也是令人很快乐的事吗?假设有冤家从远方来向本人请教,心里不也觉得很快乐吗?在他人不理解本人的状况下,却能做到不自怨自艾,具有这种品德涵养的人岂非弗成以称为小人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冤家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天天都屡次对本人停止检查:为他人做事能否不遗余力?与冤家交往能否以诚相待?对教师教授的学业能否曾经复习?)
16、贤贤易色;事怙恃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冤家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爱崇圣人,不重女色;孝顺怙恃可以不遗余力;侍奉君主可以奋不顾身;与冤家交往可以做到措辞讲信誉。如许的人,固然说没有进修过做人的事理,但我却以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应用礼制时,要特殊重视自相残杀。)
18、小人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勤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小人吃饭无求过饱,……干事要勤劳,措辞要慎重,并能接近有事理的人,向他进修,以改正本人的缺陷,这就可以说是勤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忧他人不理解本人,担忧的是本人不克不及理解他人。)
20、为政以德,比方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托品德管理国度。如许就象北极星一样,固然固定在一个中央不动,但群星却情愿盘绕在它四周。)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归纳综合:“思惟纯粹,没有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端努力于进修,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类事理不再困惑不解,五十岁理解了天然界的纪律,六十岁对听到的工作能体会贯穿,并能区分长短真伪,七十岁时干事能为所欲为,但又不会超越礼制的标准。)
23、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假如常常复习曾经学过的常识,便能不时发生新的领会和播种,这种办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教师了。)
24、小人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小人广泛地勾结世人,而不只是亲近多数几团体,小人则只勾搭多数几团体,而和睦人人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念书而不深化考虑,就势必怅惘而无所获,但只知考虑而不愿念书,也是很风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晓得就是晓得,不晓得就供认不晓得,这才是求知的准确立场。)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故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假如不讲信誉,不晓得他怎样能立品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弗成忍也?——摘孔子《论语》
(假如对这种行动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动不克不及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高兴而不外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可以到达仁的境地为最好,假如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地,怎样能算得上是有聪明的人呢?)31、小人怀德,小人怀土;小人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小人想的是如何履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如何失掉一个闲适之处;小人想的是如何才干不冒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如何才干对本人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不该该忧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当忧愁没无为官的身手。不该该忧愁他人不理解本人,而应寻求可以让他人理解本人的才干。)
33、小人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小人晓得寻求道义,小人则只晓得寻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圣人便应思索如何才干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心坎检查,看本人有没有异样的缺陷。)
35、小人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小人措辞要慎重,而干事则要闻风而动。)
36、朽木弗成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败的木头无法雕琢。)
37、敏而勤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慧勤学,不以向位置低下的人讨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弗成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慧,他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他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温文尔雅,然后小人。——摘孔子《论语》
(假如朴素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朴素,也会流于踏实。只要表面和心坎合营恰当,才算得上是个小人。)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欢它的人,深深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弗成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议论深邃的学问;而关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弗成以和他议论深邃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慧的人爱好水,由于他性格活泼象水一样活动不息,残忍的人爱好山,由于贰心地淳朴象山一样厚重。聪慧的人好动,残忍的人好静,聪慧的人悲观,残忍的人短命。)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器械,保持进修而不腻烦,教导他人不知疲惫。)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弗成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假如财富可以争夺失掉,即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假如寻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爱好的事。)
45、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奋发研讨学问,经常遗忘吃饭,一旦有所播种便又快乐地遗忘了忧虑,连本人的渐趋衰老也没有觉得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假如三团体一同走路,其他两团体中必定有可以做我教师的。他们有长处,我就进修,他们出缺点,我就作为自创而改失落。)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先生:进修文明,涵养德性,忠实不渝,言行分歧。)
48、小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小人的气量气度坦荡爽朗,小人的气量气度则狭窄忧虑。)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将近死的时分,啼声是悲切的,人将近死的时分,措辞是仁慈的。)
50、士弗成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已任,不亦重乎?死然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念书人不克不及不气量气度广大意志坚强,由于肩负重担并且征途悠远。他把完成仁的幻想作为本人的任务,担子岂非不重吗?他为这种幻想而斗争,直到死去为止,路途岂非不远吗?)
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缺点:客观臆断,相对一定,顽固已见,自认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后面,突然间又好象在前面。。。教师擅长一步一步地引诱我,用现代的文明典籍坦荡我的视野,又用礼制来束缚我的行动。)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狗颍〔簧崛找?”。——摘孔子《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光阴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一直地流去。”)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欢德性象喜欢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现在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缺乏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老人是恐怖的,由于怎样能晓得他的未来不如我们如今呢?但假如一团体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恐怖的了。)
56、全军可夺帅也,匹夫弗成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役中,全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通俗人的意志却不克不及自愿改动的。)
5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要到了气象冰冷的时分,才干理解松柏傲霜自力的品德。)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克不及很好地事奉,还怎样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贫贱在天。小人敬而无掉,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以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 死和生任凭命运的布置,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议。小人只需不遗余力而没有过掉,对人恭顺而符合礼制,那么四海以内的人都如兄弟普通了。)
60、小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小人成全他人的坏事,而不成全他人的罪行。小人与此恰好相反。)6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假如你能带头走邪道,谁还敢不可邪道呢?)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小人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假如名分不正实际上便讲欠亨,实际上讲欠亨,工作便办不成;……因而,小人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必定要在实际上讲得通,在理论上就必定能行得通。)
6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克不及专对;虽多,亦奚认为?——摘孔子《论语》
(固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行止理政事,却办欠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克不及自力地依据详细状况应对自若;如许的人,读的即便再多,又有什么用途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需身居上位的人本人行动正直,那么就是不发敕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假如他的行动不正,即便发布敕令,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从。)
65、小人和而分歧,小人同而和睦。——摘孔子《论语》
(小人可以调和阁下但并不盲从赞同,小人则只会盲从赞同而不克不及和别人自相残杀。)
66、小人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克不及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小人轻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爱好则很难。以不合理的方法讨他爱好,他是不会爱好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运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赢得他的欢心则很轻易。假如以不合理的手腕讨他爱好,他是会爱好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吹毛求疵。)
67、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生平之言,亦可认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在私利面前可以想到道义,碰到危难可以自告奋勇,固然临时生涯在贫穷之中,也没有遗忘生平的诺言,如许就可以说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人了。)
68、小人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小人以谈吐超越举动为羞耻。)
6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故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有人说:“假如用恩义往返报他人对本人的怨仇,行不可呢?”孔子说:“如许的话,你将用什么来答谢他人对你的恩义呢?不如以公平看待怨仇,以恩义答谢恩义。”)
7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认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如许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事理把它们贯串起来的。”)
7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掉人。弗成与言而与之言,讲错。知者不掉人,亦不讲错。——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攀谈却没有攀谈,这是错过了人才。弗成以同他攀谈却要同他攀谈,这是空费口舌。聪慧的人既挺好过人才,又不糜费言语。)
7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任务,必定要先有尖利的工具。)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若没有久远的思索,便必定会有面前的忧患。)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可以做到多指摘本人而少指摘他人,就不会招致他人的仇恨了。)
76、小人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小人一切靠本人,小人处处请求他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本人不肯干的,不要强加给他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不由得一时的小忿,就会破坏全部大事。)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毛病而不克不及矫正,那就是真正的毛病了。)
80、吾尝整天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有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已经成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考,后果没无益处,还不如去进修。)
81、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面临实在行仁德的事,就是教师在前,也不要辞让。)
8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停止教育,不论他是哪一类。)
83、道分歧,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分歧,不互相磋商工作。)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不用担心财富不多,只须担心财富不屈均,不用担心生齿稀疏,只须担心境内不安定。……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8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色彩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应措辞的时分却抢着去说,这叫耐心;到该措辞的时分却开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他人的神色便随意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小人有三戒:少之时,血气不决,戒之在色;及其丁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小人有三种事应当加以戒备:年老的时分,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丁壮时代,血气正兴旺,力戒示弱好斗;到了老年时代,血气曾经健康,力戒得寸进尺。)
87、不学而能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平易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晓得的人是上等,经由进修才晓得的人是次一等,碰到迷惑才进修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迷惑而不进修的,这是最劣等的人。)
88、小人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小人有九种工作需求思索到:看,要思索能否清晰;听,要思索能否明白;神色,要思索能否平和;容貌,要思索能否恭顺;言语,要思索能否忠诚;干事,要思索能否仔细;困惑,要思索能否请教;愤恨,要思索能否有后患;好处以后,要思索能否该伸手。)
89、性邻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格原本是近似的,只是因为情况风俗的陶冶,便相距得远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掉之。苟患掉之,无微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当他未失掉官职的时分,唯恐得不到;曾经失掉了官职,又唯恐丧失失落。假若惧怕丧失失落,便什么好事都无能出来。)
91、唯男子与小工资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要男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严肃;疏远了,他们又会仇恨你。)
92、往昔弗成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过来了的再也不克不及援救,将来的照样能够补回。)
9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勤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天天理解一些本人所不晓得的,每月不遗忘本人所曾经控制的,可以说是喜好进修了。)
94、博学而埋头,切问而近思,仁在个中矣。——摘孔子《论语》
(普遍地进修,收视反听,诚恳地请教,多考虑以后的实践成绩,仁德就在个中了。)
95、小人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小人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更:远看严肃威严,接触则平和可亲,听讲话则严正不苟。)
96、盛德不逾闲,小德收支可也。——摘孔子《论语》
(在严重节操上不克不及逾越界线,在生涯末节稍有收支则是可以的。)
9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做好了官,不足力就要进修,进修好了,不足力就去仕进。)
9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猛攻品德而不克不及发扬光大,崇奉主张又不克不及坚持不懈,这种人有他不克不及算有,没有他不克不及算无。)
99、虽小道,必有可不雅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小人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即便是小小的身手,也必定有值得一看的中央。但关于弘远的事业生怕有所障碍,所以小人不去干这些。)
100、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小人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小人对人平易近施加恩德,却不消耗财用;使庶民劳苦,庶民却无牢骚;本人有所欲求却不贪心;安定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悍。”……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罪行?”孔子说:“事前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暴虐;不先劝诫便请求有成效,这叫粗犷;发布敕令缓慢,却忽然限日完成,这叫摧残人;同是给人恩赐,却出手小气,这叫只进不出的财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