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宋·苏轼《方山子传》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宋·苏轼《方山子传》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宋·苏轼《方山子传》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宋·苏轼《方山子传》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宋·苏轼《方山子传》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宋·苏轼《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宋·苏轼《方山子传》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宋·苏轼《方山子传》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先秦·李斯《谏逐客书》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宋·苏轼《方山子传》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先秦·李斯《谏逐客书》
方山子倘见之欤——宋·苏轼《方山子传》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宋·苏轼《方山子传》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唐·韦元甫《木兰歌》
林断山明竹隐墙——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五代·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唐·王驾《社日》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唐·张旭《山中留客》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宋·苏轼《喜雨亭记》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唐·王维《陇西行》
燕支山中风飘飘——宋·汪元量《忆秦娥·马萧萧》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宋·汪元量《忆秦娥·马萧萧》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宋·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王禹偁《村行》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宋·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汉·范晔《张衡传》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唐·王维《归嵩山作》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唐·陈羽《从军行》
一段江山一片云,又下阳台雨——宋·徐俯《卜算子·清池过雨凉》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宋·王沂孙《声声慢·高寒户牖》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唐·杜甫《秋兴八首》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唐·杜甫《潼关吏》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越山青——宋·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唐·杜甫《秋兴八首》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唐·杜甫《秋兴八首》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唐·杜甫《秋兴八首》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南北朝·阴铿《晚出新亭》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唐·王勃《咏风》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唐·王勃《咏风》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唐·柳宗元《永州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