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被曹操、孙权南北夹击,刘琦刘琮二子争位折磨得卧病在床的刘表,要效仿当年的陶恭祖,把荆州让与刘皇叔:兄弟,你老哥快翘辫子了,两个儿子不争气,这荆州的扛把子还是你来扛吧。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的《英雄记》记载,“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魏书》也有言,“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但这次,刘备没有像十四年前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的大旗一样,从刘表手里接过荆州牧的扛把子,而是婉言谢绝,大哥,您的两个儿子都不错,您就放心的驾鹤西去吧,“诸子自贤,君其忧病”。
等到曹操大军南下,接任荆州牧的刘表次子刘琮望风迎降,有人劝刘备干脆按照刘表的“托国”遗言,夺了刘琮那小子的鸟位。
皇叔果然大仁大义,宁可被曹操像痛打落水狗一样撵着砍,也不愿背信弃义,占据唾手可得的荆州城池。
但话又说回来了,后来玄德怎么又忍心去抢人家益州牧刘璋的地盘了呢?难道岁月是把杀猪刀,宅心仁厚的皇叔变身杀千刀的腹黑坏蜀黍?
形势比人强,刘备不敢接手荆州,主要是形势所逼。
从荆州内部看,荆州的大权主要掌握在刘表的心腹蒯越、蔡瑁、张允等人手里,这些人是刘琮的铁杆支持者,不但一点不尿刘备,反而对刘备怀有极大的戒心,必欲除之而后快。在宴会上意图刺杀刘备,逼得玄德檀溪跃马。虽是小说演义,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相反,他们倒是对曹操芳心暗许。在曹操与刘备之间,他们宁愿举城投降曹操,也不会在刘备手下讨生活。
从荆州外部看,当时曹操和孙权都对荆州志在必得,缺的只是大规模开战的借口。如果刘备以履行刘表临终遗言的名义,接手荆州,不仅刘琮和身边的亲曹派不会答应,对刘备颇有好感的刘表长子刘琦也不会答应。刘备夺人城池之举,定会造成荆州力量的进一步分裂,成为曹操、孙权讨伐荆州的借口和助力。
而且,刘备当时在荆州最多不过一万兵马,以这点亲兵去驾驭人家荆州本土十数万精甲,刘备再不会打仗,也能算出打赢的几率有多大。
在这种情势下,刘备兵败当阳、携民渡江只能成为必然。
一场大败,跟随玄德不离不弃的十万百姓,成就了皇叔仁义爱民的美名,赤壁之战后刘备能够迅速在荆襄地区攻城略地,民众箪食壶浆犒劳王师,与此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