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一生培养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在皇太极去世后,各方政治斗争错综复杂,她巧妙地联合各方力量,成功将年仅6岁的福临扶上了帝位。而在当时,多尔衮位高权重,大权独揽,孝庄太后又借助各方力量,成功瓦解了多尔衮对顺治帝的威胁。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孝庄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的传闻,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历史上,孝庄太后真的下嫁了吗?对于这个问题,300多年来,各方学者众说纷纭,可谓是真假难辨。
太后下嫁是很有可能的: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后人盛传的太后下嫁的故事,从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顺治帝登基时,还只是一个孩子,而太后当时也只是一个30多岁的寡妇,势单力薄,想要稳固大清江山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个时候,多尔衮大权在手,专横跋扈,作为顺治的母亲,为了儿子的皇权和地位,委身下嫁,达到政治上的平衡,牵制住多尔衮,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另一方面,旧时的满洲有一个风俗——兄长死了弟弟可以娶其嫂。《清实录》中曾经记载,顺治七年,多尔衮就将肃亲王豪格的福晋娶来做自己的妃子。另外在汤若望留下的文字中,曾经记载说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实际上是他的弟媳。所以如果从这一风俗来讲,那孝庄下嫁的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次,从顺治对多尔衮的称谓改变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痕迹:从顺治元年的“叔父摄政王”,到顺治二年的“皇叔父摄政王”,再到顺治五年的“皇父摄政王”。很多人认为,这个称呼的变化,实际上是太后和多尔衮的婚姻由隐秘到公开的一个反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人疑惑不解的地方是,孝庄太后去世后的墓葬问题。根据清朝早期的丧葬制度来看,皇后死后,都要与皇帝同葬。可是孝庄太后死后,却单独葬在了遵化的清东陵风水墙外,并且灵柩还在地面上放了38年之久。所以有人就认为,这是因为太后下嫁一事,对于爱新觉罗皇族来说,是一件丢人的事,就罚她在陵区大门之外,为子孙后代看守陵门。
太后根本没有下嫁:
当然也有很多史学家对于太后下嫁这件事,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产物,是当时敌视满族的文人士子的胡编乱造,恶意中伤。
首先,太后为了稳固顺治帝的皇位,下嫁多尔衮,是完全不可能的。按照清初八旗制度的规定,皇太极的遗产——两黄旗只有顺治帝可以继承,而孝庄只有作为皇太后,才能被两黄旗所认可,共享继承权。如果下嫁给了多尔衮,就不再是皇太后了,而是摄政王妃,反而会失去两黄旗的支持。如此一来,孝庄太后将无所依凭,对多尔衮的制约更加有限。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孝庄太后一直是两黄旗的女主人,恰恰说明了没有下嫁。
而对于满族兄死则弟娶其嫂的风俗,也不能说明太后就下嫁了。在清入关之后,其实满族人的婚姻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当年多尔衮强娶侄儿豪格妃子的事情,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在他死后,这件事成为他的一大罪状,被很多人抨击。如果多尔衮娶自己的皇嫂,那他的罪名无疑会更大。以多尔衮和孝庄的英明来看,他们两个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不英明的决定。
另外,对于顺治对多尔衮称呼的变化,有学者认为,在清入关后,逐步接受了汉族文化。而“皇父”的称谓,可能就如同“尚父”“仲父”一样,只是对臣子的尊称,并不是真的父亲。
最后关于孝庄太后陵墓一事,葬在风水墙之外,是罚她为儿孙看守陵园,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试想,如果清廷认为下嫁是一件大丑事,那势必会封锁消息,讳莫如深,不可能对她如此公开惩罚,留一个大笑柄在世上的。所以,陵墓安葬之处,并不是孝庄下嫁的一个依据。
关于孝庄太后下嫁一事,至今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论题。正是因为这一事情的扑朔迷离,很多影视剧据此改编了很多情节,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猜想。那么,关于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你比较相信哪种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