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制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名词:“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其中“三省六部”许多人都答得上来,但“三公九卿”估计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上来。尤其是“三公”——别看只有三个官职,但究竟是哪三个。历来都有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公”指的到底是哪三个官员。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的职责分别为: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是皇帝的助手,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是皇帝的耳目。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