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的老屋与巷路

时间:2019-04-24 13:34:39    阅读: 次    来源:星辰美文网  作者:徐家隆
  我人生前19年的居住地是一个充满浓厚年代感的地方,这里的房屋都是呈平房构造,几乎所有房屋都是一样的高度与宽度,远远望去像一片分布有意的戏台,从高处往下眺望好似一盘工工整整的棋盘,每间房屋好似一粒粒棋子。
 
  在故乡生活的岁月里,我最喜欢在晚上10点时分去光顾儿时玩伴的,玩伴家的房子因为从没进行过房屋装修修复,所以年代感更加强烈,房屋外墙那粗糙的墙面,房屋内部那发黄的墙面,以及那用木板组装的小型阁楼,一切都好让人怀念,虽然已经时隔多年没有观赏这里的一切,但一回忆起那间平房时,脑中便会浮现当年的记忆画卷,甚至连古屋所散发的那独特味道都能在异地回味无穷。
 
  我跟玩伴年龄相仿,但在受教育层次上却有些差别,他比我年长一岁,但我却已经比他早学了两年教育,在我就读初二时,他那时还在就读小学六年级,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异完全就是他那顽皮的性格所致。
 
  不过我频繁地去他家看书,却使得他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后来他也有了一些看书的习惯,虽然他老是说“书籍有催眠的作用,每次看每次都想睡”,但不可否认的是书籍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丝变化,至少现在的他能抽空看些书籍。
 
夜深的老屋与巷路
 
  在他家看书的时光是无比舒适的时间,在那黄色灯泡下看书的感觉让人充满怀念感,月光透过小阁楼的窗户照进书籍的页面,此时的文字也仿佛变得带有一丝复古感,其实静下心品尝这里的一切,能切实感受到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带有年代气息,确切一点说这个空间本身就是上世纪的空间,与世相反。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独特的感觉,同样的书籍,同样的文章如果换个环境欣赏那味道和感觉将大不相同,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玩伴老屋小阁楼窗边所观看的由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当时正值秋季时节,天气微凉,而晚上11点过后的路面安静幽雅,小阁楼正是靠近路边,而此时的月光又刚好照射在了窗边,而当时我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欣赏这篇小说,那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如果硬要给个评价,那我只能用“满足”二字,虽然简单,但却很好的描绘了我当时的真实感受。
 
  除了在他家看书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我在他家常做的,那就是翻看相簿,玩伴在家里是最小的存在,他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那些哥哥姐姐早已经出门在外闯荡社会了,这些相簿正是他们留在老家的印迹,我之所以喜欢翻开这些相簿的原因其实是出于对老家这些长辈往事的兴趣,照片中的人物有不少人都是我认识的,但是我认识的是现在的他们,而非以前的他们,或许当时的我带有一丝探索他们人生成长轨迹的想法吧。
 
  平常时我大概在晚上11点前便会离开老屋回家,因为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休息了,此时的返程路上是热闹的,我们这边的大人都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那便是喜爱在门口纳凉闲聊,此时回家往往会碰上这股热流,现在回忆起当时的这种原本习以为常的场景却感觉感触好深,年少时没有珍惜感,现在却添有不少伤感。周末的时候,我在老屋待的时间就要相对延长一些了,毕竟第二天又不用上课,完全可以无所顾虑的多待一些时间,所以回去的时候一般都要晚些,有些时候甚至已经过了凌晨0点了,那时候我还常打趣说在老屋待了两天,所以多数情况下,回家的时间都要稍晚一些,这个时间点回去,一般都带有夜深人静的味道了,从老屋到家的距离大约有两百米左右,但这两百米的距离却是相对有些漫长的,因为我们这边的道路构造是呈方块式的,从老屋步行却看不到家里的头,回到家门口却望不回老屋的尾。
 
  离开老屋,映入眼帘的多半是明暗交替的路面,有人家熄灯休息了,但同样也有人家灯火通明,或许还有人彻夜不眠。转过第一个路口,前方的路面上满是包装带垃圾,这间小卖部据说现在仍然顽强的生存着。转出小卖部往北步行,每走五步便是一个十字路口,每个十字路口意味着一巷一巷的增加,往左望去让人感觉道路好平整,往右望去则让人感觉道路好弯曲,周围寂静无比,脚步的声响好明显,那时的我常常带着无忧无虑的心情想着回到家之后做什么,往北的道路是安逸的印迹,人生短暂的青春时光……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 老屋-心情随笔 老屋
    当看到老屋这个字眼时,心里是不是如我一样五味杂陈又激动不已呢?承载着记忆的印迹,成长的故事老屋,你想...
    2018-06-07 08: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