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饺是种并不复杂的食品,也许许多朋友不知其为何物,但平湖的朋友对它大概都很熟悉,这是平湖部分地区的中秋特色食品。
平湖人过中秋说“过八月半”,一些农村地区至今保留着中秋夜“供月”的习俗:月亮初上之时,摆上一盘盘供品,点上香烛,放到阳台上,这是供月神。“供月”除了月饼,还需要水果,以及眉毛饺、菱等供品。
眉毛饺是弯弯的半月形,因为像弯弯的眉毛,得了这么一个可爱的名称。或是红豆馅,或者芝麻馅,炸得焦黄的眉毛饺,咬一口,嘎嘣脆,再加上芝麻的香或豆沙的糯,一下子吃两三个都不过瘾。
眉毛饺的由来没有具体的书面记载,但有一些口口相传的传说。据说,以前的眉毛饺不是用油炸熟的,而是直接放在水中煮,后来百姓家中富裕了,才有了油炸的做法。
我在家从没吃过眉毛饺,母亲解释说,做眉毛饺不是她老家的习俗。参加工作后,我才第一次吃到眉毛饺。那时,我在镇上的一所小学任教,每年近中秋的时候,总有同事张罗着炸眉毛饺,也总会带上一大袋到学校与大家分享,炸得金黄的眉毛饺总会很快就被一抢而空,皮的脆,馅的香,给味觉留下了美妙的回忆。
不光是同事,中秋前,也总有学生带给我自己家里做的眉毛饺,用保鲜袋装上三五个,悄悄放在我办公桌上,或是亲自交到我手上,加一句“钱老师,这是我家做的眉毛饺,请你尝尝!”我格外珍惜这份朴实的情谊。在小镇任教的那些日子里,常常感觉到自己被孩子、被家长当做家人一样惦记着,关怀着。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年,天凉得早,有个孩子带来了家里做的眉毛饺,还带来了一双奶奶做的棉鞋,“钱老师,奶奶说,天凉了,先给老师备着。”
近两年,我在市区学校交流,本以为吃不到眉毛饺了,哪知今天一早,镇小的同事陆老师在微信上告诉我,眉毛饺已托家人送到了学校传达室。第一节课下课才看到信息,又惊又喜,赶紧去取。哇!一大袋!弯弯的眉毛饺像微笑的眼睛。真佩服陆老师的巧手,做成了这么匀称好看的花边。来不及细细欣赏,赶紧咬上一口,果然是我最喜欢的芝麻馅!颗颗芝麻饱满香脆,甜度刚刚好!陆老师告诉过我馅的做法:芝麻先炒熟,装进布袋子,用锤子捣碎,装进碗里,倒入适量的糖。用薄薄的皮子包好,放进热油里,眉毛饺受热,皮就会稍稍鼓起来,一会儿就金灿灿了,起锅放凉了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