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这个周末,看完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十七年前的畅销书,还是有收获的。
在2000年就能申请上包括哈佛在内的四名美国名校,刘亦婷轰动一时,其母本来就是编辑出身,出书也是顺水推舟的事。这本书是刘亦婷的成长记录,是由刘母刘卫华和刘亦婷的继父张欣武共同创作的,现在已畅销200万册。我选择读这本书,一方面是一个对我有影响的人曾经读过,让我对这本畅销书有了兴趣,另一方面,我很喜欢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刘亦婷当然是学习上的成功者,她的成长记录,自然值得观看。
很快地翻完了这本书,优点缺点?家荒苛巳弧?
个人认为,刘母对刘亦婷0-6岁的潜能开发,有些是精华,有些需要慎重借鉴。先说不认同的部分。刘母在孩子未出生时,就下定决心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超能儿,因此,她的着重点是智力超群,而不是自信、勇敢、独立等品质,从刘亦婷后来的职业道路可以看出,她没有延续学业上的辉煌。刘母坚持的早教方法,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那个所谓的威特父亲,真的存在吗,而不是被中国人杜撰的?因为,在八九十年代,有很多被中国人自己杜撰出来的外国名人和方法。另外,从读者的角度,我更愿意相信她爱的是一个预期中的孩子,从书中她和张欣武的对话可以看出来,她对孩子易怒,这份易怒少了点“真爱”的火候。易怒来源于控制欲,她太执着于规划、计划,全篇很少能看到刘亦婷自主的灵魂,只有执行,被夸奖,被引导,这种感觉让我毛骨悚然。她太热衷于提前开发孩子,甚至在刘亦婷长大后,了解到她错过了使用一个用卡片开发婴儿时期的智力活动的方法而遗憾,其实这个方法我知道,这个方法的发明人是个在自闭症治疗方面很权威的专家,这个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她的孩子得了自闭症,而她的孩子得自闭症的原因,她自己承认过,很可能和她早期大量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关,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认识上万个字,但是孩子很快就得了自闭症,她对孩子太早开发智力懊悔不跌。书中刘亦婷的早慧,有很大的原因是基因成分。书中描写的孩子的早慧特征,并不稀奇,我从我的小外甥女身上也能看到,她也有很强的语言学习能力、输出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我们没有像她这样沾沾自喜,认为家里有个天才儿童。
抛开以上弊端,这本书的精华还是不少的。
首先,刘母的某些教育理念存在可取之处。毫无疑问,她是个方法论,我也是,刘母对教育孩子的“执念”和执行力上,和我有相似之处。刘亦婷是81年出生的,算是80后,80年代中国的大多数人还未脱贫呢,有多少像她这样的父母,能对教育这么上心?即使在她离婚后,一人边工作边抚养孩子,还是尽最大的能力去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我看了还是很感动的。她在孩子小时候所坚持的两个行为,我很赞同,第一是孩子即使不在身边,也要求其他看孩子的人,如孩子的姥姥、舅舅也按她的方法去执行,这样就可以保持教育的一致xing,另一个是,她对很小的孩子像对大人一样不停地说话,告诉她“这是树,树上有叶子……”,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育很有帮助,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其次,张欣武的教育理念,我非常赞同。刘亦婷继父,张欣武的教育理念,比起刘卫华,更“正常”些,对刘亦婷有很多正面的鼓励,在我看来,他比很多亲生爸爸都称职。(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比如,他用物理学实验的方法,形象地演示煤气爆炸、触电等家庭危险的发生,并带她做“安全演习”教她如何避免,然后才教她独立做家务,培养她的自理能力。在刘亦婷6岁前,在刘卫华还没有遇见张欣武之前,刘卫华也让刘亦婷做家务,但是她的出发点是做家务能够锻炼手的灵活度,最终目的仍然是开发智力。两相对比,高低立马显现。
张欣武很重视体育运动对孩子身心素质的提高,就像“项目管理”一样,对刘亦婷不擅长的跳绳,做了一个很缜密的规划,先是给出预期目标,然后做好规划,然后每天的陪伴、执行,最后刘亦婷拿了全校冠军,再告诉她:面对困难,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再坚持不懈,也能取得成绩。
张欣武为了提高刘亦婷的“细心”能力、快速书写能力、写作文能力、学习外语都做过有针对xing地训练,这些专项训练,不但提高了刘亦婷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她的心理素质;他还每晚坚持给刘亦婷阅读,坚持了五年;他坚持为刘亦婷选择好的老师,为她选择外国语学校,很有远见,是对刘亦婷学习道路上最重要的的人。
总的来看, 这本书在张欣武介入刘亦婷的教育后,有很多可看的部分,因为为人父母,总会遇到很多相同的教育问题,有些可以直接拿来用。我感触最大的还是父母对孩子的用心,这才是最值得父母学习的,没有随便能够“成功”的孩子,父母存在的意义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