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朋友圈属于熟人文化吧。
我们不可能每天都积极乐观,偶尔都会有情绪低落或者垂头丧气的时刻。
开始我不能明白,为什么越是熟人圈子,越要隐藏消极的信息。看完《影响力》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人得克制一下,克制一下。
这些传播把本就焦虑的8090后中年人推向一个更加焦灼的炭火上,烤一烤还撒点盐。多个信息的叠加影响力,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蝴蝶效应引发的社会现象,或许要在多年以后才看的出来。虽然没有验证过书中所列的案例:每当自杀事件被报道和传播,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自杀事件就会增加。
把《影响力》和《乌合之众》放在一起看,会比较有意思。乌合之众要比影响力早出版许多年,影响也更深远。但影响力又和《引爆点》这本书的写法和语气很像,这真是奇怪。
引爆点,讲如何引爆流行,影响力,讲影响力的六大法则。我们读完了书,就能创造流行,或者创造影响吗?不能,当然不能。
如果我们是从事营销或销售相关工作,即使不读这两本书,我们日常也在做许多有关影响和流行的事情。加上现在营销泛滥,大众对种种轰炸和欺骗性质的营销产生戒备和疲软心理,因此,就算我们读了很多书,也无济于事。
但书在于很好的总结,以及赋予过去的案例一个定义,以及给新人解惑指路。所以我有时候看一本大家都说不错的书无感,但有时候又对一本不怎么样的书着迷。
互惠原则,承诺原则,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是影响力的六大法则。如果想让自己不受外物影响,我看了文中给到的对策,例如反击,不盲从,判断和分析等等,这里可以建议去读另一个本书了:批判性思维。
在这六个法则中,我对社会认同和权威性最感兴趣。承诺,喜好,稀缺性,互惠,权威性,是个体对个体,社会认同是宏观社会角度。想一想趋之若鹜这个词,想一想潮流推动的事件,或者是文革时期整个社会的暴动。当所有人都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个体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个事情的对错吗?肯定思考过,但是,因为人需要社会认同,别人怎么做的,我也得怎么做,“特立独行”是不对的。年轻人喜欢“和别人不一样”,这里的别人,不是他们周围的年轻人,他们周围的年轻人染发,纹身,穿露脐装,所以他们也需要这样子,来表达“我是年轻人”,而不是真的表达“我不一样”。因为我的同龄人们都在做非主流的事情,所以我也得这么做,不然就是“落伍”。这就是社会认同,大多数一点也不酷。你只要找到一个标签,就能给那些貌似很酷的人贴上。
权威影响力比较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不自知。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小被权威影响,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被教育的,尊重师长,听父母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等等。就像最近发起的me too反骚扰运动,有很大比例是师长和领导利用权威性,引诱压迫女性。权威,无论我们被迫或者自愿,都得服从或者相信的人和事。在以前,政府,官员,专家等等,我们不得不相信。在互联网时代,中心化的权威在消解,但人性就是像狗一样喜欢给自己找个主子带领自己走,所以,才会有大V,大号,网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威。我们要做的,是学习他们专业的东西,屏蔽他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影响力。
最后以《影响力》书中两句比较有意思的话结束: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你完全陷入了狂热,你的逻辑早就飞到了爪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