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本《鲁迅散文集》,重温鲁迅的经典作品。所谓“经典常读常新”,今天读了一篇《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就深感此言不虚。
文章写“我”急切地盼望去看“五猖会”——“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在“我跳着笑着”,催着工人们快准备的时候,父亲走到他身边,让他背书,并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读到这,瞬间想起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来!)
多么熟悉的语言结构!“你先给我干什么什么,再去做什么什么!否则,不许你去!” “你想去干什么什么,可以啊,但是,你得先把什么什么做了,好不好?”当孩子兴冲冲地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经常会有家长冲过来挡在面前,或疾言厉色,大声断喝;或做出和蔼可亲状,循循善诱。虽然表达有异,但用意大抵相同,那就是不想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去享受自己的快乐!
文中的“我”,听了父亲的话,只好乖乖地去背书: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接下来的描写很精彩,在父亲的威势下,家里人都肃静着,默默地静候他背书: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慌’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可怜的孩子啊!”我的心里涌上了同情,我可知道这被逼着背书的滋味!
文章最后写道: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狗置魅缱蛉帐隆?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我就是读到这里失笑的,仿佛在文中的父亲身上看到了自己,我确实没少干过这种不顾孩子感受,对孩子横加干涉的事情!原来我也这么可笑、可恶!
记起前两天的一件事。我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孩子在一边一会摸摸弹球,一会拿张纸撕得一地的碎纸屑,看在我眼里这不就是无所事事嘛?!我顿时沉声说道:“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又一眼瞥见桌上的一本带拼音的古诗卡片,说:“去,读几首诗去!”孩子答道:“我不,那是你说的意义!”听到这话,我一怔,没想到一个小屁孩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竟一时无言以对!
现在想想孩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很多事情只是大人觉得有意义,在孩子眼里却不尽然。反之亦是如此。在大人看来没有意义的事情对孩子可能正是兴趣所在。而且很多时候,大人是将自己世俗的、功利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逼着孩子背首古诗难道就真的比她自己在那自得其乐有意义?更何况,我自己本就在做着极其无聊的事情——玩手机,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她呢?
而作为母亲,我恰恰就是这样,经常理所当然地站在权威的高地对孩子指手画脚,“你该做什么什么”,“你怎么不去做什么什么?”……完全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还自以为是地认为我这么做 “都是为你好”!以致有时候不察事实,孩子明明已经自觉地去做了某件事,我还一味地在那嚷:“你怎么还不去做什么什么?”孩子就委屈地说她已经在做了,我冤枉她了(唉,想想都觉得自己很讨厌。)
以前读这篇《五猖会》,充其量也就是觉得这位父亲挺烦人的,没有别的更多的想法。现在做了母亲再来读,却有当头一棒之感,让我警醒和反思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我很庆幸自己现在又看了它,不然我不知道我还会以爱的名义,“戕害”孩子多少次呢?
在进行以上这些反思的时候,想起鲁迅的另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也找来温习一遍。虽然,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的要比鲁迅的这篇文章中批判的父母进步了不知多少倍,但是文中很多见解现在读来依然发人深省。摘录几句如下: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读着这些话,我想,让孩子以后真的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语),为人母亲的我还需要学习、思考和反省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