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我最喜欢的人物——莱温和基季说起。莱温是一个地主,但是小说中看不见他剥削盘剥人的场景,相反,他喜欢和农民打交道,在自己苦闷与无助的时候,他喜欢与农民一起劳作,挥汗如雨、大汗淋漓后,他又会一如既往的活跃起来。他不喜欢俄国上流社会的骄奢纵情,这也使他很苦闷,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每每这时他总是会回到乡下,看满天星辰,纵横林间。他的岁数不小了,但是迟迟没有成家,他无时无刻不在向往着美好的家庭生活。而他也是有自己向往的对象,那就是基季,一个真诚、单纯的少女,并且大胆的向她求婚。但是这时候弗龙斯基也在追求基季,弗龙斯基英俊、潇洒,能够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最后,基季选择了弗龙斯基,并为之倾倒。
然而,好景不长,安娜的出现,让整个故事发生了转折。安娜,身着黑色衣裙、聪明、善良、落落大方,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看到她,都会为她的魅力所倾倒。她与弗龙斯基的第一次邂逅是在火车站台(此时,安娜隐约感到自己的宿命将与此有关),之后弗龙斯基就义无反顾地展开了对安娜的追求,而可怜的基季却为弗龙斯基的变心而大病一场。我想,应该感谢生命中的每一次不幸,正如基季从中学会了以平和的内心看待生活,开始关心别人,照顾生病的人,这也为她能够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打下了基础。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结合是有违常理的,因为安娜已婚,而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谢廖扎,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个比安娜大20多岁的男人,平时是个工作狂,把社会地位、荣誉看的重于家庭,缺少家庭的温馨、丈夫的呵护,可能也是安娜想摆脱现在的生活现状的主要原因。后来,她像丈夫坦白了她与弗龙斯基的关系后,卡列宁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不让自己的家丑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他竭力保持镇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安娜,但是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是任何丈夫是无法容忍的。最后,安娜和弗龙斯基私奔了,留下了自己的丈夫和她一直放不下的孩子谢廖扎,她与弗龙斯基也有一个小女儿安妮,但是安娜总是喜欢不上这个孩子,因为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是她引以为傲的谢廖扎。
安娜的处境是痛苦的,一方面是她不愿也不想面对的原来的家庭,一方面与弗龙斯基的关系又不被人认可。有一次,她装扮好想去剧院看演出,那里是上流社会的汇集处,而安娜的出现遭到了他人的非议,别人指责她是一个“坏女人”。此时的弗龙斯基并没有保护安娜,还强力阻止她出席这样的场所。对一个过惯了上流社会的安娜来说,离开了这个社会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是万万不可的。两人的生活也随着弗龙斯基的冷淡、上流社会的不认可、安娜的疑虑不安等等诸多问题出现了裂痕,这让安娜伤透了心。而她的丈夫卡列宁又迟迟不愿离婚,因为他认为如果离婚了就是让安娜如愿以偿了,为了求得一种“公平”,他让安娜处在两难的境地,既得不到儿子,又背负着不忠的骂名。结果,安娜选择了卧轨,一朵惊艳的花朵凋零了。
奥布隆斯基——安娜的哥哥,也是在上流社会“混”的人。小说的开头是奥布隆斯基生活出轨,他的妻子多莉(基季的姐姐)伤心欲绝,此时善良美丽的安娜出现了,她顺利的复合了哥哥行将破裂的家庭,多莉很感谢她,对她愈加赞赏。后来,多莉又回到了原来的家庭生活中,喂养着六个子女,过着拮据的生活。而她的丈夫奥布隆斯基自以为是的混在上流社会中,早已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只能以出售地产和多莉的嫁妆为收入。多莉对家庭生活也是不满的,但是她更多的选择的是接受。
最后又回到了莱温,莱温如愿以偿的取到了他心仪的女子基季,也就是多莉的妹妹。虽然他也因为基季的拒绝而心灰意冷,甚至用一种仇视的心态看待基季与弗龙斯基,但是当再次见面,他从基季的眼神中看到这个女孩就是他要找的人,他原谅了基季,其实也宽恕了自己,最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基季和保姆带着儿子去树林散步,结果遇到了大雨。莱温想起了妻儿还在外面,在林雨中奔跑、呼喊,害怕雷电劈倒的树木压到他们,最后当他看到他们三人安然无恙,基季弯腰护着孩子,而孩子还在童车中安然熟睡,莱温生气的责备了妻子,但那种责备是带着温柔的。家庭,让莱温这个单身汉,学会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如何与整个大家庭融合,如何照顾自己的妻子与孩子——不管多累,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去看看他们,如何留一点空间给自己思考。在莱温的身上,我看到了人xing中淳朴、踏实、担当的一面;而基季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妻子——与丈夫产生矛盾时,双方最后总能和好,一位合格的母亲——悉心照顾着自己的孩子。相对于安娜追求个xing与独立,最后不堪重负惨死铁轨下,也相对于多莉对生活的忍受、不反抗,我更欣赏基季的平和与平淡,也祝福她的生活能这样继续下去甚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