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年,少年的你,谁不是天生爱少年呢,弥漫着血色浪漫的字眼。
有另一部我很爱的电影名字里也有少年两个字,来自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我之前也写过这部电影,那是一场情杀但远远不止一场情杀,是一场四个小时里少年世界的逐步崩溃,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厚重百科全书。显然牯岭街的少年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失败了。
但是[少年的你]没有。
我记得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高考完,我们就是大人了”。
真是简单又粗暴。“人的社会化,是由三方面的教育与影响完成: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是社会化的宫殿;邻里社会是社会化的竞技场。”少年少女们刚从与青春及其不相符称的封闭宫殿里跳出来,就被宣判成年,从此面对成人世界的一切。不知道多少人在接受成长的暴政时立下誓言:“我不要成为那样的大人”或者“我不想变成我最讨厌的人”。可是具象的模板只有身边的成人的时候呢,还不是只能照着葫芦临摹轮廓罢了。又能怎么办呢?像陈念一直相信的那样吗?高考完就好了,去北京就好了,离开这里就好了,一切就都会好了。
离开这里就会好了吗,成为大人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吗?大概不是这样的。任何时刻,任何的人的生活,从来都不可能存在“一键变好”的选项,人总是在循环往复地受难。
在那样沉重压抑的宫殿里,避免痛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接受地狱,成为他的一部分,直到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这是电影里一些人的选择。这部分人孱弱胆小,他们珍惜自己,毫不犹豫地牺牲别人来换取安定,像夹在徘徊的狼群中间的迷途的羊群;而另一部分人选择了跟地狱共存,做个冷漠的旁观者,无视或者与之对视,成为狼群的献祭品,不然就是反抗,起来反抗。
陈念和小北,就是后者,两只小心翼翼的小兽。
没有遇见彼此之前,一切的意义并不是很明朗,只是在对抗,机械地,沉默地,与说不出名字的压抑对抗。遇见彼此之后,混沌不清的水缸里,忽然有了一些静静的光线,很孱弱但是存在。“他们就像浑浊水里两颗挣扎的水草,没有人能帮到他们,于是他们自己缠在一起,希望有一天能冲出去。”
雨,隧道,台阶,机车,墨水,校服,连帽衫,随身听,大T恤,霓虹灯,英语单词,高架桥下的家,新的旧的伤疤,披着床单扮鬼吓人,背过身去的一滴泪。
有人可能会觉得电影后半段的审讯过于冗长了,我反而还蛮喜欢的那部分的。那是少年们和这个社会的一次对抗,在挑战成人世界既定的规则,还是用非常少年的方式:你相信我,我相信你,我们守着一个随时交付生命的誓言。
林夕说:“爱不是一个人所能抵抗,错误有你和我一起补偿。”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把爱换成世界或许更合适。成人世界不浪漫不自由,遍地都是地狱的糖果和铺上玫瑰花瓣的陷阱,但是没关系,有你和我一起。
世界不是一个人所能抵抗,错误有你和我一起补偿。
这一次,少年们赢了,起码没输。
-2-
演员的演技可以不用说了吧,是完全可以让人忽略烂台词,完全沉浸于角色塑造的世界,跟着角色一同呼吸的好表演。
曾国祥导演太好了,真的太好了,尤其对情绪的把握上,很成熟,温柔又细腻。整部片子的影像语言非常流畅。高中和高考的窒息感,人和粗糙都市对比的质感,处理得都很好。我一直觉得国内电影缺失的一部分,就是人不是“人”:人物行为缺乏正常逻辑。这次导演把人还原成“人”了,除了魏莱那块,我觉得欠缺了一些,但是真的很好了。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镜头: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一直跟在魏莱身后的坏女孩从街边背起她烂醉的父亲。没有仔细刻画的人物在这里忽然就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许导演是想让我们明白更想让我们思考那些事件背后深层的没有被看见的原因。这是悲悯,对所有人类共同命运的悲悯。
我看了很多花絮,我想啊,如果没有他的导戏,两个演员可能很难呈现出现现在这种质感的表演。顶着他爸爸的名字,他本可以加快人生进度,但他没有。他扎扎实实地在陈可辛手下慢慢磨刀。交出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快四十岁啦,但是电影里透出的那股劲儿,扭着的不肯松的劲儿,依然很少年。
电影的摄影指导余静萍,也是卢太太,在拍完电影的时候说:亲爱的你,听你的话我乖乖地把电影拍完了。结尾致谢的名单里也出现了卢凯彤的名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剧组啊。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拍剃头那场戏的时候,全剧组跟着一起把头剃了。
-3-
虽然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融梗”这个词并不存在。“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不保护思想”。
抄袭这件事本身就很难定夺,更何况是这种所谓的“融梗”呢。但是盗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来获取利益这件事,是非常可耻的,是应该也必须要一辈子钉在耻辱柱上接受道德审判的。
这部电影本身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业作品,不存在抄袭。开口闭口“电影抄袭”,“导演演员和其他剧组人员有原罪”的那些人,“那是一些满口嚼着别人的话语,虽然混合了唾液,不过却没有消化就吐出来不负责的人”。
这个问题当然是瑕疵,很大的瑕疵,我承认。我从看完电影到现在心情都很复杂。
我只下次希望能挺直腰杆好好夸大声夸我喜欢的电影,东奔西走地呼喊所有人去看。
-fin-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说什么都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我想啊,我被电影打动,是因为在能电影中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每一种成分。好的,坏的,高尚的,龌龊的,“接受,然后和自己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