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逢年过节,兄弟姐妹们?家械侥曷醯?父母家中聚会,弟兄仨轮流出资招待众亲。朱氏家族兄弟姐妹六人上下三代计三十三口的大家庭,每次聚会,单男生坐席就超过两桌。父亲是老习惯,不坐席,但总要作开场白,我们称它为训话或朱氏家训。
端午节的家庭聚会由老三家主办,一阵忙乱后,父亲被请到屋子中间,照例不坐,一边安排我们坐席,一边又开始了他的训话:我不管你们嫌不嫌烦,也不管你们喜不喜欢听,我还是要说,年轻人有一份工作不容易,又在天南海北的,不要轻易就请假回家;年纪稍大一点的也不要倚老卖老,有时间就到我这儿坐坐,还是要工作为重……
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老长辈,老干部,思想前卫,办事公道。他理解年轻人,懂得他们的生活,总是适时教育我们,因此受到众亲众邻的敬仰。
父亲今年已八十七岁了,精神矍铄,只是耳朵有些背了,加上名字里有个“龙”字,大小人等便都叫他“龙老爹”。他也很乐意接受,常常见别人在谈论的时候,用威胁的口吻说:“别看我耳背,我可是能听到你们说我的坏话的呢。”其实哪有什么坏话可说,从我记事到现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父亲的所作所为一直被相邻亲戚们所称道,一直是十里八村人们学习的典范。
我家是当时村里较大的家庭了,兄弟姐妹六人还有奶奶,共九口人,只有妈妈一人算得上大劳力,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年年底按工分分红,我家总是“超支户”,往来账上亏空着几百元钱。这种情况下,父亲仍然坚持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全上完高中,而且还及时交完学费。老师、同学、邻居、领导,没有一个不打心眼里佩服,没有一个不说父亲思想前卫、高瞻远瞩的。
父亲对我们的学习有他自己的一整套激励体制:首先是心理和智力测试,在“要我学”和“我要学”中选择了“我要学”他才说:“你学到了知识对你自己有好处,你能学到什么程度,我就送你学到什么程度。”并在房间门口木柱上订一根大洋钉,让我们每次放学回来都要把书包依次挂到钉上,他好检查谁上学早,谁放学迟了,及时表扬批评。弟弟曾偷偷调换过一次书包的顺序,也没逃过父亲的法眼,连我们都一起跟着被训:“做人要诚实,上学要勤奋。”
父亲在上学这个问题上对我们公平对待,不重男轻女,都竭力支持。大哥高中毕业后复习了一段时间赶上了恢复高考;大姐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县里的农技培训;我高中毕业后却复读了两年才考上学校,是因为有一次我感动了父亲,父亲也感动了我。
我于82年沈灶高中毕业,当时全校只六个人有资格参加高考我只考了229分,父亲便找人送我去小海中学复读,并为我制定了高考成绩再增加100分的目标。(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那时我们复读班政治老师的家属在乡尼龙袜厂上班,要完成推销任务,请我们帮忙销一些袜子,两块钱一双。我只回家说了一下,知道帮不上什么忙,虽然我那时政治成绩很不理想,很想因此老师能多关顾我一些。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已早早起床去宿舍后面的水杉林背英语单词和政治题目了,突然室友来找我说我父亲来了。我夹着书奔回宿舍。父亲果真来了,说是送100双袜子的钱给老师,顺便带点咸菜给我,也没说几句话就又走了。
望着父亲那满是寒霜的头发和推着自行车的冻得紫红的双手,我鼻子一酸,暗下决心,径直朝水杉林跑去。
这一年高考我考了348分,光英语和政治就增加了100分,可仍然没达录取分数线。父亲召开家庭会,决定再送我复读一年,说不是偏袒我,复读太辛苦了,而且我已达到他初定的目标。大哥和两个已回家务农的姐姐也都支持,我于是继续复读。
和同学谈起三十多年前的这事,他们还是佩服父亲的超人远见和非凡的能力。父亲也曾因这件事闻名遐迩:被当时工作组调查了近一年时间,认为我家能舍得花这么多钱支持子女读书,肯定是父亲有贪污挪用行为。甚至请来县乡的著名会计师专查,结果没找到任何破绽,不了了之。反而引来远近大小的会计上门拜会,讨教求经,获得了个“铁算盘”的美誉。
父亲对我们年轻人的教导总是不不失时机的,记得小时候我们每天吃早饭时,父亲总是要说上几句:什么“上学放学路上遇见认识的人要请叫”了,什么“一路上不要损坏了人家的庄稼”了,什么“不要跟任何人打架,打架就会有伤”了,什么“不要接收任何人的施舍”了等等,许多话我们当时都听不懂。
哪个在学校跟老师顶嘴了,他就会在晚饭桌上集中训话:“父母想教你们可知识有限,师傅教徒弟总要留一手,只有老师,个个恨不得把所有他们会的都教给你们,他们比父母对你们还要好,你们应该怎样对他们?”
哪个放学回家晚了他也会在我们临睡前说几句:“放学了就要尽快回到家,不要让家人为你们担心,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勤劳,不能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一次生产队里放电影,晚上看完电影到家,兄弟姐妹几个都说着自己最有映像的片段博得阵阵笑声,我却说出放映前的一出闹剧:两个邻队的光棍汉,打扮一新提早来到电影幕前,手里抓着喷香的炒南瓜籽,在早就到场的小孩们和年轻的女子及少妇们面前显摆。小孩子们跟出老远自然要不到他们的香瓜籽,那些少妇们只要跟他们说要,他们便摆出很大方的样子说,自己来拿。
父亲在门外听到了,不是以往就一句“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呢”了事,推门进来说:你们大家都注意了,不要跟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朋友对你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想想,父亲对我们的教诲是多么煞费苦心啊!
父亲非常能理解年轻人,也懂他们的生活。父亲十七岁时就被迫出去当兵,个子还没有步枪高,做首长的警卫员,首长的夫人教他认识了字。他深知学习文化的重要xing,对我们以及孙辈重孙辈要求都很严。
他八十岁时兄弟姐妹们才提出共同赡养他们,他仍然婉言谢绝。总说他还拿着民政补贴呢,真到过不去的时候自然会找我们的。大家族中无论谁家有事,他都能记得并带上礼金。他从不跟年轻人同桌吃饭,说是怕影响了他们的兴致。他平时喝酒也抽烟,好烟好酒总省着大家聚会时才拿出来。他爱洗澡,即使冬天也难隔两天洗一次的,却从没去过浴室,说是受不了那气味,只在家大桶一搁浴帐一挂。害得我们几个儿子女婿被人家说只顾自己享受、不孝顺。
父亲节就要到了,姐夫打电话来风趣地说:过几天再聚聚,再听听老爷子的训话吧!
听父亲的训话,如沐春风,似饮甘露。也不知是习惯了还是依恋,真的想一直听着父亲的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