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有一位学霸,从开学开始,就一直每天早起去图书馆自习,晚上也坚持看书充电,从不浪费时间在游戏和看剧上。时间也不辜负她的努力,她每年都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四年结束,因为优异的成绩被报送到北大,毕业论文也早就准备好,不出意外又是一篇优秀毕业论文。
可是啊,就是这么优秀的女孩子却被爆料不合群。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孤零零的坐在最前面,下课也是自己一个人离开,从未见过她和同寝室的女孩一起走过。后来,我听闻周围的同学才知道,她们关系闹裂的起因是她荣获一等奖学金没有请舍友吃饭,舍友也是羡慕与嫉妒她的优秀,毕竟能考到这所大学,大家高中时的成绩都不错,凭什么只有她能获奖呢?
这样一直坚持跑在最前面的人,她的人生总难免会有一些遗憾的。她会经常感到孤独,并不是因为跑在最前面,她所获得的成就都来自于她的努力所得,优秀与孤独,她选择了优秀而已。一般来说,这种优异的人不会容许自己虚度光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自己的目标的,你是想要孤独而优秀,还是想要合群却平庸,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必要去为了所谓的迎合别人的需求而刻意放慢自己的脚步,而是该在自己的频率上,找到和自己同样步速的人。
不少人都在感叹,学生时代的友谊经不过时间的冲刷,隔了几年联系,对方甚至叫不出你的名字,纯净的友谊与社会沾边都变了味。如果彼此都是差不多的工作进度,升职,工资都在差不多的水准,那么友谊大多情况下还能继续保持下去。但是,假使彼此的各方面发展差距很大,那么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彼此也就自动得疏远了。这其实并不是说明友情有多么的不堪一击。
大学期间的友谊起因很简单,你喜欢这位明星,我也很喜欢,就可能成为好朋友;你喜欢打篮球,恰好我也很喜欢,也能成为好兄弟。有了共同的话题,两个人就能很快熟络的打成一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甚至是在学生时代,关系好的小团体中,也并不存在差距特别大的个体。好学生和好学生总是在一起,中等生和中等生玩在一块。只不过等到毕业以后,这些当初不甚被注意的细节越发放大罢了。
社会是很现实的,你不可能因为和领导兴趣爱好一致就能成为好友。如果彼此工作地位不是一个发展层面上,面对面聊天也只有尴尬。身份低微的一方总是曲意奉承地位高的一方,而地位高的一方讲一些最近的趣闻,身份较低的一方甚至无法理解对方的有趣点在哪。勉强一方去迁就,或者勉强另一方硬是去理解,最后只不过使彼此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
朋友圈并不是由人能选择的,而是一些东西潜移默化中让你只能选择社会地位与你相近的朋友。
记住,你的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