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后期诞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是一支颇具特点的部队。一野纵横大西北,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麾下十大虎将更是熠熠生辉。那么,称得上一野十大虎将的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又有何传奇故事?
1、许光达:从一野走出来的铁甲元勋
许光达,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一野第2兵团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
选谁来组建新中国的装甲兵部队呢?毛泽东把他的目光移到了许光达的名字上。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许光达就有良好的印象:上过黄埔军校,学的专业是炮兵;到苏联啃过黑面包,主要进修的也是炮兵和坦克兵,这样的“出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并不多见。另外,许光达勤奋好学,这也是毛泽东颇为喜欢的。一天,彭德怀邀请许光达一家共进午餐,并同游北海。游览中,彭德怀对许光达说:“战争结束了,军队要成为国防军,要变单一兵种为多兵种,海军、空军要建立起来。陆军里要建立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还要加强炮兵,这些都需要人去搞。你是不是去搞装甲兵,后半辈子为军队现代化出点力?”人用其才,才能尽其力。彭德怀的建议正合许光达的心愿,许光达岂有不愿之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对彭德怀说:“军委让我搞装甲兵,我后半辈子定把心血用在装甲兵上。”
1950年6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1959年9月,许光达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仍主管装甲兵部队的工作。10月1日,当许光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自己熟悉的坦克隆隆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时,他满意地笑了。
2、周士第:在大西北粉碎了胡宗南的美梦
周士第,海南省琼海县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代理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1兵团副司令员,第18兵团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1949年4月21日,他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3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直捣国民党政权首府南京。4月23日,红旗cha上了国民党的总统府。国民党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解放大军继续向华东和华南地区乘胜进军。在西北战场上,第一野战军也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949年5月,古城西安宣告解放。为了扩大西北战场的攻势,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调华北野战军的第18兵团、19兵团归入第一野战军建制,投入了西北大决战的序列。 1949年7月11日,一野主力开始向胡宗南部队进攻。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的许光达第2兵团由胡军与马军之间的空隙,以秘密隐蔽急行军迂回到敌侧后。周士第率18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攻击敌人。王震第1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而西直cha敌纵深。胡宗南总以为周士第的18兵团和杨得志的19兵团入陕后,至少需休整1个月才能作战,又自以为5个军集团配备,解放军不敢将其一口吞掉,还梦想乘解放军向马军进攻时,全力向解放军侧击,取得胡、马联合作战的胜利。胡宗南的美梦,被雷霆般的排炮震醒了。第一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发起全线猛烈攻击。胡宗南的集团防御,仅一天时间即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分割包围,陷入绝境。经过两昼夜激战,第一野战军共歼敌4个军,4.3万余人,解放县城8座,这是西北战场在解放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
3、王震:胡子将军带头冲锋全歼敌人
王震,湖南浏阳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一野第1兵团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1946年11月,王震率359旅南下后胜利返回山西,组建了第2纵队,并任司令员兼政委。1947年3月,蒋介石驱使胡宗南纠集青、宁两马及邓宝珊部23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旬,王震奉命率2纵队从永和关西渡黄河,到达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党中央的战斗。第2纵队和兄弟部队一道,首战青化砭,歼敌第31旅,俘敌副旅长以下1300余人,二战羊马河,歼敌第135旅,俘敌代旅长以下1500多人;三战蟠龙,歼敌第167旅,俘敌旅长以下700多人。短短两个月内三战三捷,使敌人闻风丧胆,丧魂落魄。在蟠龙攻坚战中,王震亲自指挥,摸到距敌100米的前沿阵地侦察敌情,指挥战斗。准备总攻时,炊事员给王震送来的饭,他自己不吃,亲手端着送给最前面挖战壕最得力的战士,极大鼓舞和感动了广大指战员,激励大家奋勇杀敌,从而取得了最后胜利。1947年5月4日黄昏时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命令各部向蟠龙镇发起总攻时,担任2纵司令员的王震发现陷入重围的敌人有逃跑的迹象,他不顾个人安危,来到前沿阵地抓起一支卡宾枪高喊:“我是王震,我是王大胡子,同志们跟我冲啊!”战士们一听王胡子带头冲锋,全体官兵像潮水一样涌向敌167旅旅部所在地,一举全歼敌人。
4、贺炳炎:和彭德怀吵架把电话给摔了
贺炳炎,湖北松滋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一野第1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1947年10月初,贺炳炎率1纵攻占清涧南面的三十里铺。10月4日,1纵和3纵包围了清涧。清涧是咸榆大道上的要冲,驻守着敌整编第76师师部、第24旅旅部和一个多团的兵力。
10月6日,1纵、3纵分别从西面和东面向清涧进攻。经过三个夜晚的连续突击,1纵相继攻克城西高地的大部分阵地,只剩下耙子山主阵地。耙子山不是那么好攻下的,因地形受限、火力不足,攻了几次都未能成功,部队伤亡较大,指战员们都非常着急。然而耙子山攻不下来必然影响整个战役进程。这时,贺炳炎接到野司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彭总焦急地对贺炳炎喊道:“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我命令你赶快把耙子山给我拿下来!”贺炳炎正在为部队伤亡太大、进攻受阻而大伤脑筋,一听彭总的话他也喊了起来:“部队伤亡太大,有困难!”贺炳炎和彭总在电话里吵了起来,一急之下,贺炳炎把话筒给摔了。
彭总放下电话坐不住了,心想敢跟我彭德怀摔话筒的贺炳炎是第一个。他知道贺炳炎从来都是不打一点折扣的人,今天竟然跟他顶了起来,这说明进攻困难确实太大。于是,彭总带着野司副参谋长王政柱直接到了贺炳炎的指挥所,指示部队调整部署,重新组织攻击。10日上午,部队终于拿下了耙子山敌军主阵地。(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战后,彭总带着旅长们察看敌军防御工事又一次来到耗子山前,他感慨地对贺炳炎说:“像这样坚固的工事,像我们这样的装备,要不是革命的军队,任何队伍都是拿不下来的。我在电话中有些话……”贺炳炎抢过话头:“彭老总,摔电话是我的错,我要向野战军总部写检讨。”彭德怀连连摆手说:“贺炳炎,免了,免了……”
5、彭绍辉:率部紧紧咬住胡宗南部穷追猛打
彭绍辉,湖南湘潭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司令员,一野第7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1949年4月20日,太原战役打响。7纵队指战员与兄弟部队一起,经过一天的激战,歼灭了敌暂编49师各一部。随后,继续扩张战果,攻占敌据点多处。7纵的另一部,为策应小店地区的作战,在城北凤阁梁一带歼敌第68师1个多团和暂编第39师1个营,并用炮火控制了城北新城机场。在总攻太原的战斗中,彭绍辉指挥所属部队,配合20兵团歼灭北郊之敌,尔后由大、小北门攻城;同时配合第18兵团歼灭东郊之敌,再由东大门攻城。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终于攻克了阎锡山多年经营的老巢太原城。太原战役后不久,彭绍辉奉命率领部队进军西北。此时,他带领的第7纵队已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7军到达陕西后,编入一野第回兵团编制。此时,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部队的总兵力已达到41万余人,彻底改变了敌强我弱的状况,我军斗志高昂,敌军士气低落,解放大西北的条件已经具备了。7月10日,扶眉战役拉开帷幕。7月12日,彭绍辉率第7军协同第18兵团沿咸(阳)凤(翔)公路和陇海铁路,向武功以南以西的敌人进攻,与第2兵团一同聚歼敌人。胡宗南最后遭到我军顽强的阻击。不久,彭绍辉接到贺龙的电令,要他率第7军配合18兵团,抑留胡宗南部于秦岭、巴山之间,保证第2野战军突入贵州,完成对西南国民党军分割包围的行动。待二野主力完成包围之后,7军向陇南出击,
务求全歼残敌。尔后即进军川北,配合主力解放西南。他按照贺龙电报上的要求,完成了抑留胡宗南部的任务,保障了南线部队先敌关起川西南大门,使重庆暴露在解放军面前。胡宗南发现上当后,急忙放弃设置于秦岭巴山的防线,仓皇向成都地区撤退。彭绍辉立即率第7军指战员,与18兵团一起,分成三路,紧紧咬住胡宗南部穷追猛打,迅速占领了微县等战略要地。
6、杨得志:作为主力参加了“打马”战斗
杨得志,湖南醴陵人,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一野第19兵团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太原战役刚结束,杨得志便接到毛泽东的命令:第19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充实第一野战军作战力量,参加解放整个大西北的战斗。其时,杨得志为第19兵团司令员。
1949年6月,部队还未得到好好休息,杨得志便率19兵团,从禹门口西渡入陕。6月中旬,第19兵团与第一野战军在关中会师,紧接着,便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扶眉战役。按照军委和彭德怀的决策,此时第一野战军的作战方针是:大量歼灭敌人,巩固和扩大新解放区,首先集中力量与胡宗南主力作一次决战,然后集中主力与青、宁“二马”集团决战。扶眉战役,就是按这一方针实施的,战役方针是:“钳马打胡,先胡后马。”杨得志的第19兵团负责钳制“二马”的任务。由于作战准备充分,杨得志很好地兀成了整个扶眉战役中“钳马”的任务。扶眉战役,使得胡、马的作战联盟不复存在,西北战场的形势,由此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我第一野战军作战方针调整为“钳胡打马,先马后胡。”彭德怀选择了平凉地区,作为与“二马”决战的战场。这次,杨得志的19兵团作为主力参加了“打马”战斗。
未想,青、宁“二马”不战而退。原来,面对我30万大军压境,“二马”虽深知平凉为甘、宁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当作战计划一出台,宁马立即察觉青马要保存实力,让他们打头阵的企图。宁马马鸿逵急电宁马临时总指挥卢忠良退守宁夏,保存实力。青马马步芳也无奈地急忙往兰州撤退。对此,彭德怀及时修正了原定的作战计划。命杨得志的第19兵团继续追击宁马,1兵团和2兵团则分两路猛追青马,力争歼灭敌人。这一追,就是20余天,前进千余里,把青马逼进了兰州城内。
7、郑维山:为西路军战友们报仇雪恨
郑维山,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野战军3纵司令员,一野第63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徐向前、周士第、罗瑞卿并告彭德怀:“18及19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尔后行动整训及补给等统听彭德怀同志指挥。”同时,毛泽东复电彭德怀:“同意你5月初回陕,在回陕前请对18、19兵团的部署加以确定,而后该两兵团即由你直接指挥。”
在行进中的第19兵团队伍中,只有郑维山不能忘记,14年前,他作为红4方面军第30军第88师政委,率部二次西征,由于脱离战略后方,孤军奋战。条件恶劣,尽管打了几次胜仗,但最终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年轻气盛的郑维山领教了“马家军”匪帮的凶残。多少战友牺牲了,鲜血洒满了西路军的征途。郑维山率部战斗到最后一刻,终因寡不敌众,他仅带出十来人突围成功……那是郑维山军事生涯中最为惨痛的一页。郑维山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战友们报仇,洗清这笔血债!在郑维山看来,此次进军西北,国民党胡宗南军队在西北野战军3年的沉重打击下,虽尚存10余万人,但已是惊弓之鸟,不堪一击,真正的对手,当属马步芳、马鸿逢的“马家军”。后来如郑维山所料的一样。扶眉一战,更重要的意义是,粉碎了胡宗南与青、宁二马的作战联盟。狂妄的青、宁二马绝没有想到,扶眉战役为他们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8月4日,彭德怀下达了进军兰州歼灭“青马”的命令。郑维山的63军,负责攻击豆家山和十里山。 敌人狂妄地吹牛说:“10万人马也攻不下兰州的东南要冲!”郑维山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正因为如此,更激发起他的斗志。8月25日下午5时许,郑维山的第63军第189师,全部攻占了豆家山阵地,歼敌3000余人,打开了兰州的东大门。郑维山立即命令部队乘胜追击。正因为郑维山的63军迅速攻人兰州城内,使守卫兰州其他方向的敌人腹背受到攻击,“青马”主力损失惨重,马继援无可奈何,只好密令全线撤退。但为时已晚,敌人溃不成军,迅速土崩瓦解。兰州战役至26日晨便宣告结束。兰州解放了!8月30日,彭德怀主持并指挥了盛况空前的解放军入城式。
8、罗元发:以“铁脑壳”扬名善打硬仗、恶仗
罗元发,福建龙岩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6纵司令员,一野第6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7年,延安保卫战中,罗元发时任西北我军主力之——教导旅旅长,在金盆湾,抗击无论兵力还是装备上都远远优于我军的胡宗南部队的攻击,战斗持续了7天7夜,有力地保障了毛泽东和党中央从延安城安全撤离。罗元发,也因此有“铁脑壳”之誉而扬名。宜瓦战役,是彭德怀执行毛泽东“打到外线去”的指示,指挥打的第一仗。这一仗,我西北野战军一举歼灭敌整29军,给胡宗南以沉重打击,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形势。在这次战役中,时任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的罗元发,纵横战场,一手攻城,一手打援,再次显示出他善打硬仗、恶仗的指挥才能。此战,我西北野战军全歼敌整29军,除毙伤敌5000多人外,其余近2万人做了俘虏。军长刘戡用手榴弹自毙,整90师师长严明在混乱中被我军击毙,俘虏了军参谋长刘振世及一批师、旅、团军官。只有整27师师长等几人在被俘后,趁着混乱,钻入山中,后逃回西安。宜瓦战役,是胡宗南进攻延安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被视为他左右手的主力——整1军和整29军,被我西北野战军狠狠地砍去一个。他的“四大金刚”之——刘戡在战斗中自毙。胡宗南痛苦不堪,自知此役之后,西北形势大为改观,他那“西北王”的宝座名存实亡了。
9、刘忠:决胜上党战役为毛泽东赢得谈判“资本”
刘忠,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司令员,一野第62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5年8月,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发动内战的同时,又顾虑到解放区力量的强大及国内外人民的反对,便采用和平谈判的欺骗手段,企图先诱骗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政权,如果谈判不成,就把破坏和平的罪名加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并以此作为发动内战的借口。因此,他于8月14日至23日,三次电请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等人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上党、察绥、邯郸、津浦路等地相继粉碎了蒋军的进犯。尤其在上党地区,我军狠狠教训了国民党军,一举歼灭其2个军,直接支援了我党在重庆的谈判,迫使蒋介石不得不与我党签订了和平协定。上党大捷,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辉煌胜利,受到了毛泽东的表彰。上党战役是晋冀鲁豫解放军打的,是刘伯承、邓小平亲自指挥的。一线指挥官是一位猛将,名叫刘忠。上党战役打响时,刘忠是386旅旅长。战斗从9月13日打响,到10月12日结束,历时一月。在上党的整个战役中,我军共歼敌第19军、23军、83军等11个师约3.5万人。俘敌副总指挥胡三余以下将官27名,缴获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上党战役歼灭的阎锡山部队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刘忠在回忆上党战役胜利时说:“这是一个干净、彻底、战果辉煌的大歼灭战。”
10、廖汉生:不当军团政委主动将自己“删除”
廖汉生,湖南桑植人,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解放战争时任晋北野战军副政委,晋绥军区第1纵队政委,一野第1军政委。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9年1月,中央军委颁布了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西北野战军编为第1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编为第2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编为第3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编为第4野战军。各野战军下辖兵团,兵团下辖军。第1野战军因为作战任务繁重,直到6月间,才召开了前委全体委员会议,确定野战军下属部队编制事宜。第1野战军原有6个军,从华北军区调来的第18兵团和第19兵团已经整编完毕,1野原有的6个军再编成2个兵团。这2个兵团如何组成?干部如何配备?彭德怀叫前委委员们提出具体方案。由于委员们对这个问题事先没有准备,会议沉默了一阵,没有人发言。这时,担任1野第1军政委的廖汉生站了出来,提议道:“这个问题好办。1军、2军、7军组成第1兵团,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3军、4军、6军组成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廖汉生的提议,既考虑了各人军旅生涯中任职的因素,又考虑了各人的才能,比较恰当。但是,廖汉生的这个提议却把他本人排除在外了,而他本人的能力和历史上的任职在当时都是比较高的。
彭德怀问了一句:“那你干什么?”
廖汉生回答:“我还在1军嘛!”
彭德怀以廖汉生提的方案征求其他人的意见,获得通过。随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式组建了一野第1、第2兵团机构。
后来有人说,以廖汉生当时的资历及能力,当兵团政委名正言顺。然而廖汉生主动将自己“删除”了,仍然当他的军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