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有相当文献价值的艺术作品。但围绕着这幅画作仍然存在很多争论。首先就是,宋徽宗题名《清明上河图》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很多学者认为,“清明”就是指清明时节,而清明时节也正是汴河最繁华的时候。北宋初至1078年,汴河是通过与黄河的相通引水灌渠。黄河水量大,为汴河漕运带来便利,但也有泥沙淤积问题。另外每年初春黄河结冰融化,河面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冰凌,这些冰凌不仅会堵塞河道、冲垮堤岸,还对沿岸城乡生活造成威胁。于是,政府采取办法,每年入冬十月就在汴河接黄河的河口上筑起冬坝,以保护沿河城镇农村的安全。筑起的冬坝要到第二年清明节第一天才能掘开,所以,北宋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清明第一天汴河恢复漕运,汴河之内百舸争流而上,盛况空前。1079年,政府开启引洛通汴工程后,由于洛水相对清澈且冬天不结冰,自此便也结束了冬闭春开和每冬疏浚泥沙的劳烦。从此,南方的粮食物资等一切产出都可以不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源源不断运输到汴京。但是作为风俗,清明第一天人们纷纷“上河”的场景并没有消失,所以选取清明节这一天来表现东京繁华的景象是具有代表性的。
图中多处可以看出清明节的端倪。一是在进城的轿子上插有花,这与《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外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记载相符。
在“解”字铺外,听客满门,都是前来算命的儒生,他们每人只要花上个100文钱就能预知前程。清明后的三月底便是三年一次的考进士之日,满门的听客都是求解科考仕途的。
方井旁边是一家张伞卖纸马的铺子,或为清明时节临时小摊,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纸马。
售卖花苗的花农在向顾客展示花苗,花铺前的花篮里插满了红色的花枝,买主似乎在询问品种价格,身旁还站着一位似乎在拉客的小贩。清明正是采买花苗,装点门院的最好时节。
清明节街上的和尚也多起来了,按照佛教徒的规矩,在这个时节,他们可以到寺外化缘。
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京都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
但有一些学者不同意“清明”一词指清明时节。比如学者王继宗认为,按照清明习俗,应家家插柳,而图上未见。清明当祭扫坟墓,而图上未画一坟。清明时节纸马铺生意当兴隆,而图上“王家纸马”铺前门可罗雀。他认为,“清明”两字若指清明时节或清明当天的话,作者在构图时必然要有意通过画作来展现清明时节的独特风俗,然而画上毫无这样的迹象,由此可证其所题“清明”两字不指“清明时节”或“清明节”当天。
既然“清明”二字不是指清明节,接下来又有人质疑图中所绘的季节。有人说柳树新绿,应是春天。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也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无疑说明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但有人认为图中描绘的季节应该是夏秋之际,因为画中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古都汴粱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再如,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处出现,而这些无疑是御暑或挡雨的东西,画面中既然未下雨,就肯定是遮阳用的,根据当时汴粱初春的气候,人们显然没必要戴斗笠。此外,画面中有一农家篱笆内长满了像茄子一类的作物,几个小孩竟然都未穿衣服而赤身追逐嬉戏。另外,画里面拿扇子的人很多,可见当时天气很热。但对此,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拂暑驱蝇,在北宋时期,它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
还不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画中所描绘为秋景。理由是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因为当时汴京城是以烧煤为主,临近冬天才准备烤火用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