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便将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孙朱允炆,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悲剧的皇帝,在位仅四年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替代,从那以后这位便莫名其妙的从人间消失了。他的踪迹直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谜,几百年来,给后人留下许多怎么也解不开的谜团。明代初期的这场权利之争,源于建文帝的“削藩”。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巩固家族势力,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家人中,和历史上分封诸侯国一样,把他的儿子孙子分封到各地为王。这些藩王俨然就是各诸侯国中的王爷、土皇帝。自从建文帝继位后,他的那些皇叔、皇弟依仗手中的权力,对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天子好像并不是那么言听计从。甚至还时常和他明争暗抗。建文帝感到手中的权力受到地方藩王的威胁,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于是,便有了“削藩”的想法。
要说“削藩”也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削藩”的方式不对。建文帝刚刚上位不久,根基未稳,各藩王权势过大,不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而是先从一些势较小的藩王下手,自然就引起了燕王朱棣的警觉,导致燕王不惜孤注一掷,挺而走险。也给了燕王起兵夺位的机会。最后的结果就是建文帝自己的皇位到了朱棣的手里。
这会让不少人不免产生许多疑问!建文帝虽然年纪不大,可毕竟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为何那么容易就败给朱棣?在燕王发起“靖难之役”初期,朝廷的实力无论是兵力还是控制的区域相比朱棣都占有绝对优势。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朱棣肯定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发起的“靖难之役”是极不得人心的。嘴上喊着“清君侧”,其实三岁小孩都知道,这是造反,兵败之后可是要被灭九族的。所以当时朝中那些文臣武将,驻扎在各地的高级将领,大部分都站在建文帝的一边。
在他们眼里,你燕王虽然也是个“王”,可终究不是个“皇”,叔篡侄位,可不是一般的难听,从古至今,何曾有之。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灭掉你这个“王”。没想到事与愿违,经过三年多的攻伐,朱棣不但没被消灭掉,反倒率大军渡过长江,攻下了南京,夺了侄子的王位,并且还有了自己的年号——“永乐”。
建文帝的失败固然有多多种原因,比如他的犹柔寡断和愚腐,有什么老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黄子澄、方孝孺等,教书育人可以,但他们那一套要是用在打仗上的确派不上用场,秀才遇到兵,你认为会打胜仗吗?因此,建文帝的失败并不奇怪。
但仅是这一点也不一定就会输,的那么惨。建文帝相比朱棣毕竟拥有绝对优势和实力,也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如果用人得当,打败燕王也不是不可能。错就错在建文帝不擅识人,更不擅用人。他的失败,只因用错了一个人。
就是这个草包大将李景隆,让本处于攻势的建文帝与燕王之间局势逆转,导致朝廷军队的失败。
战争初期,在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的推荐下任命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前去平息叛乱。本来建文帝对李景隆是寄于厚望的,希望他这次前去能打败燕王,胜利回京加官进爵。
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和仁义之师的旗号,平叛大军一路披荆斩棘,很快就打到了北平城下,此时朱棣率军在外,城内只有他的儿子朱高炽留守。都督翟能马上就可攻破城门,此时的李景隆怕别人抢了他的攻劳,下令翟能撤退,由他前去指挥攻打北平。
但是,还没等他拿下北平,朱棣施援大军便来到城下,里外夹击,李景隆大败而逃。拿下朱棣老巢的大好时机就这样白白丧失。接下来的几场战争,李景隆连吃败仗,五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对于这种无能的将领,即便不施以军法也永不能再用。可愚昧无知的建文帝再次集结六十万大军交给李景隆。希望这次他能不负众望,力挽狂澜。可无能的李景隆再次让建文帝大失所望,六十万大军被朱棣杀得落荒而逃,所剩无几。
从那以后,朝廷再也拿不出足够兵力讨伐燕王,形式急转直下,建文帝一方也由攻势开始转为固守。随着燕军的步步紧逼,朱棣率大军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下。此时建文帝已无路可退,想求和又被拒,无奈只得死守南京。
而此时负责守卫南京的还是这个李景隆,可见建文帝对他有多么信任和倚重。蒙受皇恩本该以死报国的李景隆在建文帝处于危难之时却打开金川门投降了燕王。朱棣指挥燕军杀入皇宫,此时的皇宫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从此不知所踪。在李景隆吃了败仗之后文武百官就劝建文帝换将,可建文帝始终信任李景隆,由于他的无知最后也害得自己帝丢失了皇位。
朱棣拿下南京上位后,李景隆也被加官进爵,位列满朝文武朝班之首,一时权势薰天。但对这个卖主求荣又身居高位的人百官大都嗤之以鼻,第二年就被百官弹劾,朱棣便夺了他的爵位抄了他的家,并把他软禁起来,最后死于永乐末年,卖主求荣者后来也没有得到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