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聚前,在微信里,请战友曹清德推荐一处绝佳游览之地。
“到三河古镇!”
他首推此处,一定有他的道理。
九日上午,我们一行从合肥驱车,前往五十公里外的游览地肥西县三河古镇。之前,一直想来,一直也未能如愿。“看景不如听景。”这是多数人对游览景点后的一种看法和感受。就在前往三河古镇的中途,同行的几位亲们还在议论这个话题。难道三河古镇也会是这样的结果吗?心里充满了疑惑。
车子行至三河古镇东北部的丰乐河大桥,西南而望,古镇的轮廓即可遥见。右前方,濒临丰乐河南岸,三河古镇主要景点之一的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就展现在眼前。秋风吹杨柳,叶绿岸边纱。湿地公园,芦蓬繁生,千亩荷塘,碧叶婀娜,婷婷玉立。秋日初照,烟波浩渺,菱生叶旺,白鹭飞翔,野鸭游荡。仅这湿地公园,就初步坚定了我对三河古镇的信心。
由英王路向西行,街道并不是多宽敞,沿街绿树密植,一地阴凉。沿街两边的仿古建筑,大多高二三层,青瓦白墙,褐红窗棂,空镂精致,马头飞檐,凌空高扬,徽派建筑风格初显。
向西行不远,便见一座古牌坊,横跨英王路两侧。牌坊门额上刻“大捷门”名,为著名书法家柯大林所题。方型立柱,镂空雕花,祥云如飞,福寿纹案,浑厚庄重,灯笼四串,悬于柱上。牌坊立柱两旁对联为著名诗人刘祖慈所作:“千载水乡鹊渚廊桥游人疑在江南岸,三河古镇长街宝号商客如居故友家。”战友孙在荣介绍,此牌坊为四道边门牌坊,为纪念一八五八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取得“三河大捷”而建。此门,也是进入三河古镇真正的大门,门外多为新建镇区,门里即为古镇区。
越过“大捷门”牌坊,一下子穿越了上千年的时空。猛地,使人感受到三河古镇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进入三河古镇,第一步就踩在青石板路面上。整街铺设的青石板,整齐清雅,端庄大方,平实安详;几经磨砺,岁月留痕,青亮可鉴;因地制宜,或纵或横,满铺街巷;纹脉清晰,交错绵延,似史流长;经风沐雨,喜怒哀乐,饱经沧桑。可以想象,青石成板,静置于地,见证了古镇千年的变迁历程,实为承载三河古镇历史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举目望去,古街两边的徽派古民居,主墙体多为灰黄色砖垒砌,灰黑色瓦片封檐。马头墙体,净白而立,飞檐高耸,错落有致。马头墙的功能,最初起到防火灾隔离的作用。以现在的观念看来,则更偏于装饰美化,提升唯美视角效果。与皖南的宏村、西递古村落的马头墙相较,三河古镇的马头墙则更为夸张,张显个性化的美,且是气度不凡。究其原因,可能是界于皖南和皖北过渡地带,使三河古镇建筑风格融入了皖南文化和皖北文化双重底蕴。皖南的细腻,皖北的豪放,兼而有之。而事实上,三河古镇的建筑风格,在马头墙的点缀方面则是浓墨重彩,更偏重于皖北民风热情、奔放的气场。
英王府,位于三河古镇东街中段,面西而建。主要陈列太平天国年轻一代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组织领导三河大捷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展示。一八五八年十一月中旬,太平天国晚生代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领太平军在肥西县三河镇一带,迎战湘军悍将李续宾所部众兵。此战,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巧借初冬季节巢湖平原大雾弥漫之天时,利用三河地区天然河道纵横、丘岗遍布和城墙砖垒之地利,集中十万大军之人和,果断决策,殊死迎战。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太平军战史上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三河大捷”。此战,太平军歼灭清廷湘军六千余人,给清廷和湘军以沉重的打击,对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巩固和综合后勤保障稳定,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为太平天国的续存创造了积极条件。
穿过朝阳门,左侧是英王陈玉成率军士奋力迎战杀敌的群雕,正对着古东街。我们一行众人,在古东街里穿行。青石板路,街窄绵延,商贾比肩,游人接踵。美食小吃,品种繁多,目不暇接,唾涎欲滴。米饺嫩黄、虾糊飞色、糍粑可口、烧饼透酥、麻糖诱人,土鸡味纯,米酒浓香。满街商家,生意兴隆,一片生机。
自二龙街牌坊向西,迈步走上二龙桥。面南而望,但见,小南河水面窄,清波静静流淌。两岸绿树葱茏,建筑秀美,马头墙高耸飞空。正巧,有一画舫,穿桥沿小南河而上,画舫中黄梅戏《天仙配》经典小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声声传唱,随画舫在小南河面婉转飘荡。转身向北,顺小南河看去,满目皆景,树绿水清。鹊渚廊桥,亭立桥面,飞檐翘角,美人依靠,端庄秀美。东岸边,顺河道又停泊了几只画舫,与沿岸的古宅交融一体,倒映在河面上。
此刻,三河古镇的美景简直让人有些痴狂!
漫步在小南河西侧的绿阴下,香樟树依然翠绿、棕榈树秋韵渐浓,兰草儿正吐芬芳。抬头,遥见一位古装美女正在河边拍照,姿态蹁跹,笑如银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仙女飘然下到凡尘,来到这美丽的三河古镇,引得我们一行惊叹不已。待我们行至那仙女拍照处,却不见了她的倩影。唯见一家古装影楼,临河而处,生意极为火红。
穿行在三河镇的古街小巷,青石板就跟着我们在脚下无限延伸,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不屈的身影。英王路街宽路阔,青石板众聚铺之;古东、古西街绵延幽长,青石板不怕路远相随;一人巷纵窄,青石板不怕行人踏踩;二龙桥、鹊渚廊桥、望月桥、三县桥上,青石板仿佛与生俱来,竟不顾经历风雨的侵袭,依然静静地紧附于桥面,甘作游人的阶梯。
可以这么说,在三河古镇区,哪里有路,哪里就有青石板,一点也不算夸张。
三河古镇南街四百一十七号,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旧居,这也是国内仅存的一处杨振宁旧居。该建筑始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典型的徽派风格的宅院。杨振宁先生童年时代为躲避战火,与母亲一起就寄住在这座沉淀浓厚人文底蕴的老宅院里。自小受三河文化底蕴的熏陶,杨振宁先生勤奋苦读,终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九五七年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和与李政道先生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以自己的杰出成就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中国人自卑的心理。他还以自已独特的地位,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紧邻望月阁,有座造型独特、奇美的望月桥。望月桥,为单拱踏步石桥,桥身用厚青石板铺装而成。青石铺阶,雕镂为饰,桥上留影,融进古风;小南河水,清波荡漾,画舫穿行,婉曲悠扬;望月阁高,望月桥傍,美桥古宅,相得益彰;秋晨雾罩,迷迷茫茫,日出三杆,醉人心房;桥上望月,天水各一,夜半景异,情侣偎依,寂静情长,月圆梦想……
延伸的青石板路、高耸的马头墙飞檐、品目繁多的小吃、交织如梭的河道、各具特色的古桥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等等,都是览不尽的风景,让人如痴如醉。总之,到过三河古镇,这里的一切自然会铭刻到你的骨子里去,会彻底颠覆你对那句“看景不如听景”经典之语的认知。但,也有可能让你感到后悔。要说能让人后悔的,我觉得那就是后悔自己来三河古镇,来得太晚了!呆得时间太短了!
也许是自己太贪婪,临别之际,我默默地说道:“三河古镇,明年,我还要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