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所以美丽,在于那不变的每一个瞬间。不顺应变化,保持属于自己内心的不变,就是永恒。
在日本,不倒翁是热销的儿童玩具。不倒翁,众所周知,永远不会倒下。无论是推还是弹,拍还是转,甚至是三百六十度倒立,它都能恢复原状,没有任何改变。日本政府对不倒翁的鼓励销售,是为了对儿童的教育产生一种影响:不要跟随事物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坚持自己,就不会被打败。
世界排名靠前国家的这种做法引起我们深思。人的坚定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坚持自我,不改变自我,就是良好品质之一。由此可见,不顺不变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王勃的著作《滕王阁序》流芳至今。不妨设想,假使王勃随众人一起,有意推让,顺着这被安排好的“剧情”,世上又怎会多一篇佳作,我们又从何了解王勃“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滕王阁的美景又怎会为人所铭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或许可以像渔夫那样顺势而生,寄情于山水之中,可真正的志士甘心为此吗?或许又正因为这种不改变才有了屈原和渔夫两种人的存在吧。杨绛先生在《生与死》的翻译中说过:“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如果在微弱的火苗熄灭后,仍保持那颗想看见熊熊烈火燃烧场景的心,不改变内心的愿景,或许轻轻的一口吹息就能让木柴复燃,也不会陷入生与死的思索,眼前的光亮就是希望。
所以我们在不改变志向的同时还要保持行为的不变。世界是唯物的,若只是唯心的臆想,是不会有太大成效的。若没有那轻轻的一口吹息,木柴也不会复燃;若没有《离骚》的问世,屈原也仅是一位爱国落魄之人;若王勃的才能不足以让宾主拍案叫绝,这也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如云的松,总是由幼苗开始的。若我们能像松一样,不变向上的意志,不顺环境的阻挠,总是会冲入云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