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静静躺在盒子里的书法考级证书,不禁想起我漫漫书法学习之路中那个在以他自己独特方式激励着我前进的人——爸爸。
在我十岁那年,我开始学习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寒食帖》。我不断反复练习,一个字一个字的过关。学习了大半年,大家都烦了,我终于修成正果,拿的出手了。再经过一周的加强练习,我的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于是书法老师给了我一张十分精致的宣纸。那可真是一张好纸:复古的土黄色,由于是《寒食帖》专用纸,连印章都是和帖上一样的。看到这张纸,我不禁兴奋起来,我写的字,也超常发挥了,就连邓老师也赞叹不已:“这时一幅不错的作品。”
我开始有些自满,甚至骄傲。我把这幅作品装裱,挂在客厅。刚放上去时,我在客厅不同的角度欣赏这个作品。这时,爸爸从报纸上抬起了头:“你觉得你还能再进步吗?瞧你那样子,似乎这是你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似的。”这句话像一桶冰水似地浇下来。
不久,那副作品被爸爸拆了下来,我极力阻止,爸爸平静地说:“我认为你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从那以后,我不信得不到爸爸的肯定,开始发狠地练习,一张又一张。
这段时间,我努力的学习篆书,取得了很大进步。一天,我练习到了深夜。由于太困了,笔墨纸砚堆在桌上,甚至连外套都没有脱。刚一触到床,便睡着了。第二天返学回来,发现东西都收好了。笔洗好了挂在架子上,纸叠的整整齐齐。桌旁留着一张纸条:写的不错,继续努力——爸爸。
原来爸爸一直都在关爱着我,只不过关爱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人。爸爸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默默地关爱着我。
看着那张证书,我会心一笑。谢谢您,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