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8、9岁时的一个深夜,我被一阵说话声吵醒。睁眼一看,一个身穿军装、年轻潇洒的人在和父亲说话呢——原来是在长白山当兵的小叔回来探亲了。让我心仪的不是他带回来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美食,而是那两棵水灵油亮、翠色亮眼的小树苗,小叔说是美人松,很珍贵的,交给你了,你得把它种活呀。那一刻,我的眼睛都亮了——原来远方有这么好看的树啊!
在这种情结的蛊惑下,考上师范填志愿时我的准则只有一个——哪里远报哪里,结果我背井离乡舍弃太和去了亳县!三年师范生活,走遍了亳州所有的名胜古迹: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华佗庙、魏武祠……更重要的是,三年里我读完了“亳县图书馆”里所有值得读的书,在氤氲墨香里神游了更远的远方。
2006年,报社邀我去长白山参加全国作者笔会,终于圆了我看美人松的夙愿。从山下坐车前往天池的路上,一车人都坐着只有我站着,站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以便更好地欣赏植根在我心灵深处的美神。啊,这就是美人松!但见它树形奇特,所有的生长枝都集中于树干的顶端。修长的枝条宛如美女的纤纤手指在空中伸展,形成集中而开阔的伞形树冠,像一位少女撑开一把美丽的阳伞;风动树冠,随风摇曳,又像仙女翩翩起舞,美到我欲说还休,唯有啧啧声!
2013年,有幸受邀去丹东参加笔会,其中有一天的行程是去朝鲜考察。又要去远方了,欣喜自不待言,买好车票,带上护照,开启了又一次北国之行。盛夏八月,家乡天天桑拿,汗如雨下,纵有事出门,未百步辄返。而边城丹东清爽宜人,鸭绿江边liang风习习,诗情画意。尽管专家讲得声情并茂兴犹未尽,奈何我等心思异邦,早已听得心猿意马,无论魏晋。终于踏上了去朝鲜的旅程,满怀的新鲜,满心的自豪。想我等黎民百姓、草根一族,居然被他们视为外宾、富人,那一刻恍有不知今夕何夕、姓甚名谁之感。
2014年去陕西商山,颇有怀古思人之感。站在板桥上,抚摸着温庭筠拍过的栏杆,想象着那个鸡爪霜轻染的霜晨,脑海里再次跳出了那几句诗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趁天还没黑,赶紧离开那个地方,以免“夕阳西下”,徒生感慨。好喜欢温庭筠的诗词,却不敢深入他的内心、窥探他的情感,担心自己因为爱着他的爱,所以悲伤着他的悲伤。
上个月在南京,偷一刻夜晚的闲暇,流连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耳畔仿佛传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歌声;徜徉在窄窄的、古色古香的乌衣巷,遥想千年前那个失意诗人感伤而悲凉的吟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我要去远方,因为儿时的梦在远方;我要去远方,因为风景在远方,真知在远方;我要去远方,因为情怀在远方,年轻也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