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当成语遇上科学》的书。我从来没有想过与许多高新科技相关的科学有一天会和中国传统成语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我的认知里,科学是一门非常具有距离感的学科,它就像是一位浑身充满了严谨气息的大家,以数据为马,行动靠变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给我永远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高高在上,我对它也只有仰望。而成语就不一样了,它是中华文化里的一类,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探究欲望,越深入地了解一个成语,或许就会感受到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次津津有味的闲谈。成语与我而言,是可以无尽了解和探究的朋友,我对它充满兴趣。
但就是这样两个天差地别的学科,竟然也会交融出那般惊奇巧妙的绣锦。
这本书由一个个拥有科学事实的成语故事组成。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篇叫做螟蛉之子的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螟蛉和蜾蠃这两种动物。而且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蜾蠃并非不会产子,但蜾蠃不会喂奶,所以蜾蠃将螟蛉幼虫带回自己建筑的窝,把毒针刺进螟蛉幼虫的头,让它活而不动,并把它丢进它所住的巢,等小蜾蠃孵化出来之后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螟蛉幼虫。螟蛉妈妈却充当一个毫不知情的母亲角色,早已离开自己的巢穴,一个人独自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仿佛与自己孩子的生死与其无关痛痒。且螟蛉幼虫也是过着自生自灭的生活。在这一成语文化的介绍之中我们透过这一个故事了解到单单四个字的成语之后蕴含的文化积淀,也从这一个故事之中了解鲜为人知的科学事实。然而对于我们值得让我们思考的却是这一个故事折射于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是自然界的投影。自然界是残酷血腥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蜾蠃妈妈作为一个母亲的角色没有在幼年时扮演好作为一个母亲该有的责任。在人类社会中有许许多多因为意外而得到的孩子。这些孩子在自己母亲懵懂的年龄诞生,因此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被抛弃不闻不问,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螟蛉而言,也对于人类而言,当你选择生下孩子,虽然你尽到养育的责任,可作为父母不单单仅仅是养育,人类不像自然界一般有属于自然的本能。人类的教育是后天获得的,父母生下孩子却不进行教育,仅是养育,那这个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为何。即使在今后所谓坚强,那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又会变成怎样一个人?可以说,中国的成语故事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人生哲理,这是建立在科学事实之上。
这本书帮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也使我思考,是不是但凡为家,都渴望积极成长。螟蛉的故事说白了是一种自然界认可的,可以维持生存的方式,人类社会自然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放眼现代社会,我们正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进行全力追逐,每个家庭在从各个方面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就像我的爸爸妈妈在努力工作,而我在努力学习,我们都在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好做着小小的努力,因此社会风气的变革与科学文化的传播致为关键,对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哲理要通过新的一种方式传播,这样才能改变社会中的歪风邪气,在能够让每一个人的努力不被辜负。
对于这本书让我思考颇多,开始觉得很奇妙,它运用我们已知的且熟知的东西去帮助我们开启一个相对陌生的学科,就好比是一块敲门砖,叩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然而在我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中国传统成语中故事所蕴含的哲理能够拥有自己所独到地见解,也在自己的思考中将科学的事实记录于心中感到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