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

时间:2023-06-14 00:16:55    阅读: 次    来源:星辰美文网  作者:星辰美文网

导语:我们从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飞鸽传书这一行为,而且这些鸽子仿佛通了灵性般,通常都会非常比较准确的将信送往目的地。那么,你知道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吗?到底古代的鸽子为什么能传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

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

超强的归巢能力。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例如我跟用户是朋友,我跟友人当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后来我要去别的地方了,我就带着家乡的鸽子离乡背井,有天我有事情要联络友人,我就把字条放在鸽子脚上一种专门放信的东西的里面,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会飞到家乡去,友人就会发现那只鸽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他们都是利用鸟类的习性。

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下面就训练的基本内容分类详述。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基本训练:

鸽子训练

目的在于培养信鸽对饲养者的服从性和强烈的归巢性。内容包括:喝水、亲和、熟悉巢房、熟悉信号等训练。

幼鸽刚出壳,一两天不吃食并无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们并不知饮水器内有清水可饮,因此,一定要教会它们从哪里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轻轻持鸽,使其喙部接触饮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会大口饮水。如此一只一只轮流教,至所有幼鸽均喝了水为止,如此重复训练几次,很快它们就懂得站在饮水器旁边把头伸进去喝水。

亲和训练:

幼鸽离开母鸽怕人,不敢和饲主接近,也不敢大胆啄食,因此,幼鸽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与饲养者进行亲和。这样,才能解除信鸽对主人的恐惧心理,避免出现“飞鸽传书”现象,养成其对饲主的服从特性,从而驯服地接受训练。

亲和训练的方法就是以食物作诱饵让鸽主动跟随并接近饲主,饲主也利用鸽的求食欲接近幼鸽。幼鸽每日可饲喂2-3次,只有最后一次喂食使其吃饱,以保证健康。前面几次饲喂绝对不能让鸽吃饱,吃饱了就不听呼唤了,也就无法训练。控制食物是控制幼鸽的有力武器。开初,幼鸽总是怕陌生人,饲主进入鸽舍喂食,伴以呼唤或口哨后,将食物撒开让鸽都能食到,但不能太多,然后,逐渐将食物撒到主人身边,这时如有主动接近主人的鸽,予以奖励,鼓励其他鸽主动争相接近主人。喂食的同时,应亲切的呼唤并用手亲切抚摸,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便可以食为诱饵引鸽飞到饲主手上吃食,久而久之,幼鸽还可飞到饲主头上,站在肩上,这时饲主可任意捉某只幼鸽而不使它们受惊。饲主成为幼鸽完全可以信赖的伙伴,它们的恋巢性也就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熟悉巢房训练:

熟悉巢房训练主要包括舍内、舍外环境和出入舍门训练。训练步骤采用舍内、出入舍门和舍外环境的次序。

舍内

让鸽在舍内互相熟悉、群居、记忆舍内环境,熟悉巢房位置、饮水器、食槽、盐土箱、散步台及各自巢穴的位置。当鸽在舍内安详、不惊慌并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表现出愉快的表情时,说明已熟悉巢房。此过程一般需要3-5天。

出入舍门

即让鸽懂得从进口入舍,从出口出舍。舍内熟悉训练结束后,即进行出入舍门训练。如有条件,可在鸽舍外从降落台至鸽舍顶罩训练网;如不具备此条件,可用橡皮膏贴住鸽的十根主翼。目的都是不让鸽飞跑。饲主用小粒饲料作诱饵,在舍外吹哨发信号,诱鸽从出门口到舍外。这时将出口门关闭,开放入口门(活辨门),再到舍内吹哨发信号,同时撒一些饲料在入口门附近内外,它们啄食时不知不觉地穿过活动栅进入舍内,这样就可诱鸽进出舍门。反复多次,就能形成习惯

熟悉舍外环境

此过程约需5-6天。训练的前一天应让鸽多食或不喂食。训练时,主人在舍外降落台前发信号诱鸽出舍,同时撒小粒饲料适量,不能太多,让鸽安静地啄食,此时不能突发声响,不能惊吓,不能捕捉,不能有过多人围观,不能让等动物进入训练地。鸽都到舍外后,关闭出口门,打开入口门,让鸽边食边熟悉舍外环境、地形、地物。每15分钟左右发一次信号,让鸽入舍,喂少许饲料,接着再发信号唤鸽出舍熟悉环境。经过反复训练即可。

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

延伸阅读

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能力

现代的沟通交流非常方便,各种社交软件,但在古代的方式就比较传统,比如飞鸽传书,这令很多人好奇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能力?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古人能飞鸽传书主要是因为信鸽有什么能力

当人类发现鸽子有非常强的归巢性之后,就开始通过鸽子来实现沟通交流的方式。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鸽子有着非常灵敏的地球磁场感应,身体当中就像是有着一个指南针一样,无论到哪里去都能够很顺利的找到回家的方向。除此之外鸽子的飞行速度要超过马匹的奔跑速度,所以说看似不起眼的鸽子就成为了使者,送信的使者。

古代飞鸽传书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点就是利用鸽子回家的习性。鸽子有巢,它总是本能的想飞回自己的鸽巢。如同我们人类,虽然在身在外,但总归要回家的。具体的操作就是:

1、饲养鸽子。鸽子是公母一对,喜欢群居。饲养一定数量的鸽子,最好几只十只或者更多。千万不能笼养或圈养,一定要自由放养,白天在饲养场所上空自由飞翔,傍晚归巢。久而久之,鸽子有了固定的家,也熟悉了家附近的环境。这个阶段,你随便抓一只鸽子,从几公里十公里之外放飞,它一会就飞回家了。

2、训练和选拔鸽子。鸽子体力、视力、灵敏度等不同,需要从鸽群中挑选视力好、体力好、灵敏的鸽子,装入布袋、笼子(不要让它看见外面),将它带越来越远的地方放飞,看能否飞回家。循序渐进,从百公里、几百公里、千公里外逐渐练习。从越远的外地飞回家的,品质越好,也就成了信鸽。至于没有飞回家的,可能体力不支,飞不过高山;可能视力不好,迷路了;可能中途觅食,被老鹰等吃掉了;也可能迷路加饥饿,沿途落在了有食物的鸽群里。

3、传递信息。将信鸽从家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笼养,需要传递消息时,将消息放在信鸽身上然后放飞,信鸽就飞回家了,消息也就带回家了,这就是飞鸽传书。

a饲养信鸽(信鸽的家)——→b有a饲养的信鸽(信鸽在外),需要传递消息就将信鸽放飞——→信鸽飞回a处(信鸽回家)

关于我国古人赠书藏书

从具体内容方面来说,任何一则书写完整的赠言,通常均应包括赠言主体内容、受赠者姓名、赠言缘由、书赠者姓名、书赠时间等等。受赠者姓名与赠言缘由叫作赠言的上款,书赠者姓名、书赠时间则被称作赠言的下款。二者在书写赠言时可略去其中之一,亦可同时被省略不写。不论赠言在书写时具体内容是多是少,它都可被分为横式与竖式等两种格式。

古人飞鸽传书的优缺点

优点:

1、鸽子飞行比人类传送书信要快;

2、鸽子不会偷看隐私,保证了信件的秘密性。

缺点:

1、信件易丢失,传递途中鸽子可能被天敌或猎人捕杀。

飞鸽传书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顾大小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 螃蟹为何叫无肠公子-常识大全 螃蟹为何叫无肠公子
    无肠公子是古人对螃蟹的别称,主要出自于晋·葛洪《抱朴子》,原文中记载“称无肠公子者,蟹也”。所以自古...
    2023-05-13 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