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是刘海峰教授最新的学术随笔。单从书名《学术之美》来看,就很让人充满期待了。学术是美的吗?我想在大多数专业学者的眼中,百味杂陈。但在一生以学术为业的人心中,学术应该是美的。
刘教授长期致力于教育史与科举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他首创的科举学,如今已成为一门显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如今学字满天飞的年代里,一门学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并不容易,而若要发展地很好,更属不易。所幸的是,刘教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从事此项研究,取得了惊人成就。
所谓学术,应该分开来看,学偏向理论,而术则偏向方法与技术。但学术若连在一起,则显得比较庄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术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没有全面占领中国时,学者的地位是比较崇高的。但后来有人将学者与思想家分开。思想家等同于现在我们所称的知识分子,而学者等同专家,成了一种专业化倾向。思想家更寄于在社会上发声,有一种忧患意识。韦伯称现在有两种人,一种是以学术为业,一种是以政治为业。学术为业的人,致力于纯粹知识研究,而以政治为业的人,则更注重关心社会。二者其实也没有完全分开。
此书是一本关于刘教授学术心路历程的书,全书分为五部分,既有治学感悟,又有读书心得,还有自身学术生涯,还有关于文学方面的,最后一部分是序文集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文学这块。其实在刘老师的多篇回忆文章中,他都谈到了,高考他的第一志愿是中文,他对文学充满了偏爱,但是历史的误会让他进了厦大历史系。如果他当时被师大中文系录取,可能文学界多了一位名教授,但教育界就少了一位名教授了。所以不能说这有什么损失,对于教育学界来说,这倒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看到刘老师年轻时的文字,有些稚嫩,但也透露出一种豪气,那种自信也可以预示了他日后的成绩。
在治学感悟中,有好几篇文章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因为刘老师之前在科学时报和中国教育报上都有专栏,其中科学时报上的专栏名字就叫做海峰随笔,而在中国教育报开设专栏的学者是比较少见的,可见刘老师的学术影响力。比如《文字与健康》、《学术之美一头雾水》、《里面的世界很精彩》,都是在我们师生中广为传颂的。其中《里面的世界很精彩》,是一次为我们做开学时所作的演讲稿,当时赢得了很多掌声。这几篇文章都是针对目前中国学术界的现状,尤其是我们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很细致的说明。现在的研究生比之很多年前,在专业水平上要下降很多。我觉得原因要两分来看。一方面,现在的大学在教学质量上确实有所下降,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水平是很低的,因为目前我们要应对的是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我们更强调在通识教育这一块,综合素质上去了,则难免在专业上就有所落后。
从随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老师的学术轨迹,这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讯号,那就是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如果成功可以随随便便,那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付出努力了。刘老师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并没有放弃读书。所以在高考中能够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当时的高考录取率相当低,能考上的,不论是北大还是一般院校,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后来这批人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也是必然的。刘老师一直呆在厦大,学习与工作,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跟他的努力,还有当时的学术环境是分不开的。刘老师自硕士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高教所,跟着潘先生从事高等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潘先生是伯乐,从这么多年来看,我觉得先生的眼光是极高的。试想,当时还是一个文弱书生的刘院长,如今已经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这是不可思议的。刘老师把该获得的奖项,几乎全都得到了,这是一般学者难以企及的。
举凡人若到了一定地步,他可能就会专注于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因为人不可能顾及太多。人在很多时间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不然的话,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我觉得像刘老师到如今的地步,基本上他对物质的yuwang已经很少了。很多次见到他,他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且很开心。他每次跟人打招呼时,都非常随和。
通读全书,我发现他的研究并不限于科举与教育史,也包括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学排行榜、学术刊物的创办等。而且更关键的是,他对这些问题的把握都十分深刻。这才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他在90年代就提出过牛津剑桥两校互竞现象,而现在这种视角在中国也很常见了,如北大清华、天津南开。而在当时只有他领悟到这一点。我读研时曾经想过这一问题,但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所以我认为在这就是伟大的学者跟一般学者之间的差距。我能想到的问题,在刘老师那里基本上都能想到,他已经洞知了要做的事情,这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在几篇随笔中,我读到刘老师在上山下乡期间,并没有中断读书的故事。他们这帮青年,注定是有为的一代,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的就是这批人。在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中断的时代,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尤其是高端人才这一块,由于之前我们将文化过多地看成了资产阶级文化,而当改革开放到来时,我们也许更能体会国家对人才的强烈需求。所以后来有学者研究说,七七、七八级这一代大学生是最幸运的一代,当然,他们的幸运来自于自身的努力,加之一个大的利好环境,很多因素促成了他们的成功。试想,如今每年报考的大学的人数近千万,其中录取大概七百万,这哪还算是精英教育?当年录取比例可是百分之四点七,到现在的百分之六十。这个比例的变化说明了现代大学录取率与过去的巨大差异。倒不是说我们现在的人才质量不高,但从整体上讲,确实是不及。试想,如果我当年的高考成绩放到那时,估计落榜无疑,但我在当年就顺利考上了一本的大学,这也有点沾高校大扩招的光。但我也认为,扩招是高校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当年刚好又遇上经济危机,以教育促经济发展,是当时领导人想出来的一个妙招,如今并不能证明这个方法到底是好是坏,而且现在高校人才质量确实有问题了,我们都将其原因归于扩招。这是有待商榷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
一个有名望的学者,肯定是要有代表作的。刘老师的代表作,也就是他自认为可以名传千史的,我认为非《科举学导论》莫属,我读过很多刘老师的作品,只有这部书让我觉得确实是经典之作,其他的书,像《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也不错,还有几本就是论文集,非专著了。《科举学导论》被认为是科举学成立的标志,这本书分为多个部分来介绍科举,文字可读xing很强,而且知识面很广,台湾的院士给予此书极高的评价:“此书一出,科举学可成立矣”。在此书出版之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加之在《书屋》上,刘老师又有一篇长文《为科举制平反》,这篇文章至今让人难忘,稍微研究科举的人,都应该看过这篇文章,他用诸多事实证明了科举制的好处,而重新对科举制有一个新的定义。没有多年的积累,没有对科举的深刻认识,一般人很难写出这样令人信服的文章。文章若有理有据,那么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漏洞,如果有的文章一经批判就漏洞百出的话,那么这样的文章价值就不大。从传统的角度看,我们之前对科举有过太多的怨言,而且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去批它。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学历史的好处就在于,像胡适那样,一分证据一分话,这样出来的成果,大家都信服,不信服是没有道理的。
在此书和文章出来后,刚好又逢科举废止百年,这样一个时刻,以刘老师为首的团队组织了第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上,各路学者对科举研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仅有教育界的,还有历史学界的,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际的。为什么西方国家对科举制如此感兴趣?就我所知,像西方的艾尔曼,还有孙开键,一个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是研究考试的,但他们都对科举有强烈的兴趣。其中孙开键的那篇《从考场英雄到才子佳人》,颇受读者欢迎。我觉得是以通俗的语言写出了对考试的认识。尤其是科举考试的效度与信度方面,这跟现代考试也有很多关联。正因如此,我认为刘老师的科举研究,对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涉及到考试领域,还有历史、教育、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甚至有学者还用博弈论去研究科举。
读罢全书,我们只能感叹作者知识之渊博,从中可以感受到跨学科给人带来的神奇思考。一般而言,术业是有专攻的。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那么我们很难,尤其是文理交叉之后。文科之间也存在很多隔膜,像经济与教育,你如果不懂得数学,不懂数理逻辑,空谈理论并没有什么效果。文理之间要打通更不易。一般来说,理科进入文科,所要补的知识相对轻松,而文科若要进入理科,如果没有天分,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很佩服理工科的学生。我所认识的,好多从理工科转向文科都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如今提倡跨学科的体验时代,更不应该将自我封闭,学术就需要彼此之间互相交流。现在的学术评价机制,也使得我们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研究领域。学科与学科之类要有互通,尤其是文史哲三科,如果能有效打通的话,那将获益匪浅。(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当然,这种跨学科的体验,也是需要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很多人也有刘老师这样的学科经历,但是并不能成为像刘老师那样的学者,因为他们只是具备了某一方面,而在更多时候,他们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成长的环境,比如所下的苦功。尤其做学问一定要能静下心来,如果我们不能甘坐冷板凳的话,那么很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所打扰,这样的话,也很难成功。真正的成功者,是他们首先树立了坚定的目标,然后会沿着这一目标而努力去奋斗,他们所下的功夫,一般人可能看不见。又或是觉得那样做很不值,等到真正出成果的时候,就明白该如何去做了。我们羡慕别人的时候,是不会想到他们当初所付出的努力的。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如果成天白日梦,而只是想天下掉馅饼,可能一辈子也成功不了。既然我们知道要努力才能成功,那就更加不能只是说说而已了。而且努力也要有方向,不能做无用功。
这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让我们真正地认识到成为一个成功者,需要经历怎样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