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去看《简爱》的话剧,因此匆忙先看了小说《简爱》。小说《简爱》在英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史上是一座亮眼的丰碑,约克郡的勃朗特三姐妹也dou因为她们的作品而闻名于世。《简爱》问世一百多年来,拥有了无数的读者和粉丝,中学时我还没有看过这本小说,却听说许多女生喜爱该书的程度,许多动人的章节她们可以大段背诵。一本书带来的共鸣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但是能够受到如此广泛读者的喜爱却不多见,《简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现代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必读作品。
小说以第一人称简爱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记述,在盖茨黑德的悲惨童年,在洛伍德学校的时光,以及作为家庭教师在桑菲尔德庄园的种种经历,因为爱情受挫默默离开桑菲尔德,被莫尔顿表亲家收留,最后又因为爱情重返桑菲尔德。《简爱》是带有强烈自传体性质的小说,那么结合夏洛蒂·勃朗特年轻短暂的一生,我感觉她自己真实的童年生活更像是小说中描绘的莫尔顿乡村和荒原庄的场景,而小说中洛伍德学校显然就是她小时候寄宿的教会学校,作品中的彭斯·海伦原型介绍是她在学校因伤寒过世的姐姐。因为夏洛蒂本身也曾当过家庭教师,她对于家庭教师的生活十分熟悉,世人对该身份的冷落和嘲讽也深有体会,因此更让她期盼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平等和尊重的爱情。
一、独立的灵魂之美
简爱小时候变成孤儿寄居在盖茨黑德舅妈家,受到舅妈的偏见、表姐们的冷落,甚至表兄的毒打,她不屈的抗争精神就尤其明显,在她心里,面对侵犯就一定要狠狠地回击。在洛伍德学校,简爱同样受到了院长勃洛克赫斯特的欺凌,然而简爱并没有因此忍让退缩或自暴自弃,相反她自强自立,在逆境中积极进取。庆幸简爱在学校中碰到和她相依为命的海伦,还有谭波尔小姐,毕竟生活中有寒冷无情也有温暖友爱。在桑菲尔德庄园,遇到她喜欢的罗切斯特主人,简爱也不卑不亢、坦然相处。面对感情,她不是机器,而是充满血肉的灵魂,她对罗切斯特激情的告白让我们也对简爱充满了敬佩。在她获得幸福却突然得知罗切斯特本就存在婚姻时,简爱黯然神伤,极度痛苦,但是理智告诉她绝不让步,她又毅然决然地离开桑菲尔德。在经历重重的困苦和磨难之后,她又重回桑菲尔德,此时的桑菲尔德早已面目全非,罗切斯特已经失明和伤残,然而此时当爱人失去了一切之时,简爱又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二、小说的语言艺术
如果一定要来描述下小说《简爱》的特点,那么主人公丰富的近乎诗意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深刻的富有哲理的对白都是十分出彩的,另外大量关于环境、景物的描写,在赋予上作者的感情之后,都变得鲜活了。在心情愉悦时,她说到“我真奇怪那些说教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世界称作凄凉的荒原,照我看来她倒像一朵盛开的玫瑰。”(吴钧夑译)在她感情遭遇变故,希望破灭之时,她又感觉到“圣诞节的严寒在盛夏降临,十二月的暴风雪在六月里卷起,冰棱结满在成熟的苹果上,积雪压坏了盛开的玫瑰,干草地和麦田上罩上了霜冻的尸布,昨夜还红花遍地的小径,今日已盖满了未经踩踏的白雪,十二个小时前树林子还像热带丛林般枝叶婆娑、芳香扑鼻,如今却像挪威冬天的松林般广漠荒芜,白茫茫、乱蓬蓬一片。”(吴钧夑译)我觉得不管是哪位读者,看到这样大段的感情浓烈的自白,很难不被触动。而正是这样诗意的语言,也赋予了《简爱》小说激情和生机,有了荡气回肠的力量。
小说还大量引用了圣经和文学的典故,这是西方文化的特点。小说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自身娴熟而美妙的语言,更在于这些语言所展现出来的简爱的喜悦、哀伤、纠结、果敢的种种情感,在她做出的选择中,无不显露出她自立、坚强、聪明、善良的个性,也让读者们自然而然地爱上简爱。我们对简爱的喜欢,绝非现代小说玛丽苏式的情感,文中所说的简爱虽然不漂亮、也说不上有多么出色的才华,但她有足够的自信,有对于生活价值的判断,和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
三、小说的结构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主人公各个阶段的生活都有明显的分界点,而且在每一段似乎平淡的剧情叙述中又有起伏的波澜,比如简爱在描述桑菲尔德庄园冗长的聚会时,却出现了罗切斯特装扮吉普赛算命老女人的情节,这让读者所料未及。简爱在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之后,遇上了她的表兄圣约翰和她的表姐们,在看到他们接到约翰舅舅过世以及遗产继承的来信时,其实好多读者都已经猜到了他们之间的表亲关系。这样的构思对于原本相对简单的剧情,也不可谓不是增添色彩。
小说在结构的把握上另有独到之处,为了减少平铺直叙上的单调,在人物的对白中有时会出现情节的反复,在简爱知道桑菲尔德庄园的秘密,决定离开时,罗切斯特先生恳求简爱留下,他在挽留简爱的谈话中进行了大段的回忆和表白,从他与简爱初次见面从马背上摔下来开始,讲到他喜欢上简爱无法自制的种种事迹,这段对白并非多余,相反却是不可或缺,读者一直处在简爱的感情视角,而这来自感情另一方的陈述,是双方感情平衡的需要,当然也是对剧情补充的需要。这种设计无独有偶,后来圣约翰发现了简爱的身世之后,他来寻找简爱,又从他的视角讲出了简爱以前的故事,他说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陈词滥调,“不过陈旧的细节通过新的嘴里讲出来,往往会又有几分新鲜感。”于是简爱从小至今的经历又进行了一番概括。
这种表现手法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现代的小说或电影,从不同的视角、观点反复陈述同一个事实,能产生许多新的情感、不同的结果,比如电影《好奇害死猫》、《看不见的客人》,或者几年前流行的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而这些表现手法早在170多年前的小说《简爱》中就已经出现了。
四、和《傲慢与偏见》的比较
其实,谈论小说《简爱》,还不得不提到另一部英国小说,那就是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里边也有一位爱憎分明,聪明又有主见的女主角伊丽莎白,小说故事都是主人公们不为财富,不为容貌,而仅仅是为了纯粹的自由和爱情跨越阶层走在一起。至于那个时代的婚姻爱情,男女主角相识相爱的时间跨度其实很短,交往的事件也不算多,但即便如此,这样基于自由而平等的恋爱已经难能可贵。
200年之后,当我们再阅读这本小说,除了沉浸于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更让我们惊叹的是作者们的精湛的语言和表现力,《傲慢与偏见》的剧情也很简单,描述手法相对单一,章节场景的更换也更像是一幕幕话剧的转换,但对于英语语法词法的应用极为讲究,正是作者强大的语言表现力,人物情感的冲突已全然融入对白之中。而《简爱》小说成文要在《傲慢与偏见》之后的30多年,此时的小说大概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法,有了更复杂的内心活动,更详细和确切的比喻描述,《简爱》虽然是社会写实的小说,更不乏浪漫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