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从一个真正的外国人视角来观察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如此逼真,让我们身在其中的人都刮目相看,视角不一样,世界还真不一样,感想和收获很多的一本书。强烈推荐,有时间可以看看,应该能对中国的发zhan方式和所处阶段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我发现在被采访或被接触的人当中,有一个这样的规律,越是底层的人们更加认可这个社会,越满足,越是高层或生活更好的人就越容易对现在的制度不满或是觉得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目前中国的开放造就了更多的国民富裕,也更加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于政治,他们思考更多,即所谓的士大夫精神,虽然精英阶层对现在的环境持保留意见,但是他们能够进行深入思考,本身也是关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表现,不管他们的思想如何激进,他们的表现如何极端,我想都会对当局形成一种反省态势,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底层的老百姓,包括我在内,大部分还是认可这些年国家的成就的,因为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国家从一贫如洗到如今的富裕繁荣,我们有饭吃了,有房住了,有车开了。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不发展,民众依旧食不饱肚,衣不遮体,如果来得稳定,历史上农民起义哪次不是因为饥荒、战乱、朝庭腐败等原因,如果能够有口饭吃,都会自得其乐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这里面很多的话让人深思,一个在中国教书的英国老师说:“我无时无刻不希望这个老家伙(孔子)从来没存在过,看看孔子让中国人做了什么,他让他们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伪君子,什么都是假的,都是在事实上加的表象”。我虽不认可他对孔圣人的态度,但是也充分说明各种文化的对立,多从各个角度听听另外的观点,有利于自己思维更加客观,认识更加大局。其实都没有错,我们一直活在祖宗留传下来的文化中,骨子里的东西没法改变,英国人处在更加自由和民主的国度,他们更早进入工业革命,再过一些年,我们的思维与发zhan方向会更加趋同,文化差异也会缩小。个人观点是要求同存异,都要更具包容性,因为我们都是智人,十万年前都是相同的祖先,我们拥有唯一的地球。基督教信耶稣、相信上帝的存在,我们中国人信佛与神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能说我们信佛就是正确的,西方信上帝就是错的,所以西方有时候也对我们形成了一些主观误解,这本书就多处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如“坟墓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其实国外也一样吧,只是大家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作者对于现在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近代历史事件就是欲言不止,总想表达一种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对于这点,东西方各个国家、各个层次都一直在较劲,在比较,在讨论,在说服,不可否认,西方制度有它的先进合理性,特别是美国更是有说服力,短短几百年成就了各方面的先进与发达,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事情并不是绝对的。现在我们党一直在提“四个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为什么敢如此自信,也是因为我们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我们国家和人民也确实自信了,然后国外各种质疑声音也逐渐少了不少。个人认为,这些大部分都是主观意识,无法用科学去证伪,经营的好的国家有可能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发展的不好的国家也许是因为一些已知或未知的客观原因而滞后,就像拿着美国现成的体制照搬到非洲肯定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效一样,中国现在的成就也是根据多年摸爬滚打而取得的,也没有采用西方这种“先进”制度,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孙中山当时就想采用西方制度,但是终究还是未成功,因为前置条件有根本之别。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反正我是挺自信的,历史上我们有五千年优久的文明,现在我们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特色,各方面都能争取世界前列,中华民族又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感到自豪;但我也不歧视非洲落后国家与民族,他们有他们的生存之道与信仰与追求,说不过哪天就整体超过了现在的所谓强国,就像他们在某些体育领域取得的惊人成就一样。话又说回来,如果有机会到西方国家去走走、住住、体验体验各种社会制度,还是要争取去,毕竟西方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其实我个人的水平根本无法把握,反正没有损失就试一下吧,总结一下本书:值得一看,作者是加拿大前总理的孙子、现任总理的儿子,他在文中的观点和视角还是比较独特的,顺着他的思路进行批判性阅读,能发现一些明显的中西差异,能看到我们民族的劣根性,更能看到一个勤劳、奋进、开拓、包容、飞速发展、有希望的中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