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八月的尾巴,我看了一部电影《铤而走险》,去之前简单看了豆瓣评分,了解了一下电影内容,评分6点多不是很高,不过还是怀着期待看了,结果看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值得,不是指去看这个电影不值得,而是影片中的人物为了所谓的一切而不值得。
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人物在一定压力的前提下,冒着危险所做的“努力”,在法律边缘试探深浅。我之前看过一句话:如果方向错了,前进就是倒退,而停下来就是前进。主人公的行为好似亦正亦邪,有一定底线,但是这个底线却是踩在法律线上的。小人物的挣扎很正常,也许大多数人都在经历着两难,但是看到因为赌博而陷入沼泽,最后虽然解救了小女孩,还是觉得不是那么舒服,最经典的吹蜡烛场景愣是一点泪点没有,不管是刻意营造的氛围还是人物表现总是让我出戏。所以我感觉,做事的基本前提错了之后,很难有一个好结果,及时纠正回来,只能弥补,除非男主戒掉赌博,好好经营自己的汽车厂,不然下一个生活的打击还是很容易让他“铤而走险”。
看完这个电影还有以下几个点引起我的思考。
首先,是人物形象。小人物的挣扎是现在流行看到的主题,感觉从西方十八世纪浪漫主义出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出现,描写社会普通人物就成了最流行的事情。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电影戏剧,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这种带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更是被大众所喜爱。所以我们如果进行艺术创作,这个趋势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不一定是大众都了解的,众生百态,每个人其实都有独特的视角。我觉得现在全民创作的特点恰好证明了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有意思的,不过只有经过艺术加工创造的才能被称为作品,不然充其也就是个生平简介。有价值的创作是我所追求的,就如同样是写文章,只有那些真正的有价值的文章才会流芳百世,不会被历史洪流带走。
其次,是价值观。电影、电视剧、演出是最直观的传递价值观的艺术方式,相反小说、诗歌等需要反复咀嚼之后有自己的思考,价值观没有那么直接明显,人物行为没有被第三个人(编导)解读。很多电影的经典之处就是编导的价值观非常正,对世界有独特的理解但能包容世界的不同,这点就和一般电影能拉开很大距离,这种思想下的作品是值得回味的。三观正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尊重和最高的敬意,以浪漫的写意的方式展现生活,以真实的现实的方式展现生活,不管哪种都挺好。希望电影能有自己独特的美,社会很包容,新的创意虽然有瑕疵,但是我觉得如果总是沉浸在旧有的框架中,势必阻碍电影事业发展。《铤而走险》这个电影评分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有可能是新电影出老梗,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没有惊喜点,很难有好口碑。
再次,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一些作品能给人带来力量,一些作品能引起人的思考,也有一些作品在做错误示范。这部电影中给我非常不好的感受就是电影反复出现抽烟片段,强行出现这种中年男子颓废的形象,感觉剪辑有些用力过猛。艺术作品出现赌博抽烟这样的背景,看起来好像贴近生活,但是恰好远离生活,所有的经典不是因为一个行为贴近生活就是生活,而是即使是不同的生活百态,我们却拥有相同的情感共鸣。并且电影应当有一些正面的宣传,真善美的东西在一些电影中越来越不突出了,很害怕艺术作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过去有政治说教,现在有娱乐至上,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平衡一下艺术和生活,真正反映现实的作品会不会多一些,传递美好的内容会不会多一些。
最后,法治社会。不管是现实还是一些艺术作品中,我对中国的法制建设还是持比较乐观的赞同的心态,相比于其他国家,我觉得自己祖国非常好,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之前有一则新闻,作恶的人很多年之后在严打中才被抓住,有人就评论说恶人应当是由法律抓住而不是上面打老虎,下面才去抓老虎。我有时候其实还是很担心社会安全,想起之前看到的这样的类似的新闻和短视频也会后怕,你不知道周围都是什么人,电影中也是,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发生,在恶人眼里,他的“善”其实就是社会的恶。我觉得现在的人变得复杂了,人不再那么的“单纯”,每个人的压力其实比很多年前大得多,人就像一个机器一旦不转,停下来,就没有产出,对普通家庭就是灾难,沉重的负荷让一些人变得不像人,建设一个完善的法治国家之前我想应当是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文明国家,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有效。多年来其实我国经济水平是上升的,人民基本需求可以满足,我觉得现在到严格管理法治等问题的时候了。
现在看电影和之前有些不同,其实每次看完都会有一些想法,不过现在预备写下来,而且我也是个思绪很多的人,整理自己的思考是帮助我进步的方式之一吧,并且希望记录下来问题,以后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