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得知古人和今人一样,以物喜以己悲者居多,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亦是人之常情。
年少不经事时,不太明白清明节的深意,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数家庭尚不宽裕,清明节炸上一小筐油条做为供品祭奠先人已是稍显奢侈,对我而言,清明节更多的记忆在于烧纸回来可以美美的吃油条,还可以收到城里二爷给我们带的糖果。
人到中年,方觉清明节的意义!爷奶在前几年均已去世,而今共眠黄土之下,在祖茔点燃幂纸,点燃鞭炮那一刻,眼中已有酸楚之感,茫茫的烟雾中,似乎又看到爷奶在世时那慈祥的容颜。陶潜曾有四句诗被世人熟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些事终会忘却,有些人终会铭记,而清明节,在初春冷雨淅沥之中,越发使人忧伤,引人感叹。
晚上看书,常为古今贤人的文彩和风范所折服,越发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有时竟伤了心境,想想自己,年近四十不惑,还在每日为生计奔波,为营头小利劳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时不知何日可待?隐约或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感!
四月也是草长莺飞,春和景明的时节,晨曦微露之时,我手持长棍,唤上金毛猎犬,一路踏歌向山顶而去,登高远望,豁然开朗,兴致所至,高歌几曲,引得叫好声连连,顿生豪迈欣喜之情!
平日工作繁杂,但只要努力,终有所获:手里的几个案子也在本月有了结果,也算对得起法律公平正义四字。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法学尽管浩翰博大,只要每天都有进步,相信终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之时!
四月中旬,是传统的三月三独山庙会,游人前呼后应,扶老携幼,往来不绝,实为民俗之大盛会,家虽在独山脚下,但长年为生计奔波操持,多有错过。今天春光明媚,和家人一起畅游独山,江湖艺人,善男信女,商贾小贩,市井百态,与北宋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儿子一路欢笑嬉闹,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