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703—757),本姓康,初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人。少孤,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名禄山。安禄山通晓多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后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渐升至千卢将军。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御史,博得唐玄宗的称许与宠信。开元二十九年,任营州都督;天宝元年(742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又受封为东平郡王。
安禄山十分肥胖,重300多斤,玄宗问他肚子怎么这么大,答曰:“唯赤心耳!”曾经在玄宗面前作胡旋舞,竟然能“疾如风焉”。
安禄山权势日重,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当时河北一带外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以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
然而至玄宗统治晚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势极盛而衰,而安禄山当时在各节度使中势力最为强大,他洞悉内情,遂有代唐自立之心。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清君侧为名,与平卢节度使史思明发动叛乱,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