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北河泊潭汇合始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253.2公里,流域面积达554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95立方米/秒,1926年最高水位达48.47米(黄旗煅站),相应洪峰流量每秒6700立方米。汨水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湖北省通城县、江西省修水3县交界处的黄龙山梨树埚,长寿街以上为上游,黄旗煅以上为中游,以下为下游。
罗水发源于岳阳县芭蕉乡坳背里,西南流至汨罗市河泊潭入汨罗江,长88公里,流域面积595平方公里。昌江河又名梅仙水,源出平江县西北部幕阜山西麓傅家洞,于杨梅港入汨罗江,长84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
汨罗江口原在磊石山南,1958年围垦屈原农场改道后变为磊石山北汇入洞庭湖。
楚国大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河泊潭自杀。屈原流放在汨罗江畔。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市)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汨罗江而死。
河泊潭位于汨罗江与湘江的汇合口,屈子祠的西北10公里。1981年,汨罗县人民政府将河泊潭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花岗石标志说明,文曰:“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目睹楚国危亡,痛不欲生,遂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在此投江殉国。”进一步说明了这里是屈原投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