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还是大一上学期思修老师推荐的,当时只是草草了事。今天被武汉的大雨困在寝室,无聊之下就把它又翻出来看了几遍。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我也说不清楚。记得第一遍就是思修老师让我们看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快进式,得出的结论是“为了宣传艾滋拍的”,估计是因为恰巧有两次停在丽丝父母生病的地方。今天再看的时候,一开?家晕峭ü鏊康牟恍依此得鹘逃乱档呢酱晟疲谄兹肥党鱿至撕枚啻?“教育”,当出现“哈佛”的时候觉得是一部励志片(在此之前,我只当编剧是一个标题党)。当我第三次看到丽丝获得纽约时报奖学金后回答记者问题时的眼神时,我觉得这部电影或许可以看做是教会我们一个面对现实的态度。
现在想想,说这部电影的编剧是一个标题党也是有道理的。丽丝如何上哈佛被轻描淡写得让人觉得只是一句“I am smart!”可是我们知道方仲永也是存在的。我觉得这部电影自始至终被“I love my mom,I want to have a family!”笼罩着。在片头,丽丝交代妈妈的恶行之后,特地强调了自己非常爱妈妈;当妈妈抢走生活费的时候,丽丝看到的却是妈妈脸上的微笑,她不去在意这个微笑的原因,也不去想以后的生活,而是仔仔细细地欣赏这个微笑,因为“I need it.”;当别人嫌弃她是一个“有味道”的孩子的时候,尤其是老师提醒她的时候,她却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自己;甚至在纽约时报奖学金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她的最后补充也是“我爱我的妈妈,非常。”;当申请奖学金成功后,她最想做的事情竟然是回到过去。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女孩如此深爱着那个吸毒、酗酒、有艾滋、精神分裂的妈妈呢?看完这部电影大家应该都明白,这里面有一个很心酸的理由:妈妈曾经和小丽丝一起快乐地玩耍过,让她感受到了爱的阳光。只是那一瞬让她深深地相信“She did love me.”。我觉得这是丽丝生活下去的一个最大信念,不论这是现实的还是虚幻。当自己考试得了“100分”,有个人可以分享喜悦,告诉她这是“perfect”;当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时,有段回忆告诉自己曾经被爱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下欣慰呵,就像磐石上可以投射阳光的缝隙一般!在这世上,有个人关注着自己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让我想起高中一节地理课,教我地理的那个老先生平时是一个很认真严谨的人,从来不会迟到,但有次因为开会还是什么原因上课铃响了好久都没来,课代表就去找他。老先生到班上首先不是解释,而是向我们鞠了一躬,他说感谢我们给他这种很幸福的感觉。是的,这就是一种关注。当下年轻人们喜欢水群、刷空间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选择。在《风雨哈佛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选择。丽丝的爸爸用一句“她是女权主义者”推卸掉自己作为一家之父的责任,选择逃避,“搞砸了”人生;利萨为了安稳或者是因为害怕,放弃了最喜欢的读书,默默等待失明的日子;克利斯对生活保持怀疑的态度,自愿沦为社会的渣滓......在众多选择中,主人公丽丝的选择无疑是最成功的,因为她认为自己没有选择。我们可以看到记者问她“怎么做到”的时候,她用的是一句反问句或者说是一句设问句“怎么能做不到?”因为在丽丝的世界里,她清楚自己想要一些什么以及做不好的后果。她想和人们站在一块儿,不想在他们之下;想去哈佛,做受教育最高的人,读最好的书。这是不是一时冲动呢?无论如何,丽丝用了所有的潜能去做并且最终成功了。因为家庭的原因,她抛弃体内自带的安全感或者说是一直没有过,努力地接受事实,向前看。因为她的目标是“离开我的环境”。和我们所有人相比,丽丝更少的去问为什么会这样或者那样,而是去问什么让哈佛人如此不同。这一切让她形成这样的脑回路:我要尽我所能地工作,看会发生什么。也正是这种想法,让她勇敢地回到学校追寻自己的梦想,用2年时间学完了4年的课程,最终获得哈佛通行证。在“读书无用论”嚣张的时代,走进哈佛似乎也没有那么了不起,但相比同龄人来说怎不是一种成功?对于丽丝来说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无论怎样说,丽丝的选择都是成功的。
正如丽丝说的那样“你会怀疑地球是否在转动,即使你不在也照常如此。情况不能像你希望的一样,因为有些人的需求、有些人的信念比你的更强烈。”是的,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变得异常浮躁,去研究什么成功学寻找成功的捷径,忽略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因素以及什么是成功。这种行为就好比是不愿意植树却渴望乘凉以致一天到晚翻阅种植技巧就是不愿意动手,很是可笑。不过肯定有人不赞同这个观点,非要觉得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天才落难式励志美国大片,去骗取青年人的自信。确实在这部片中有很多巧和,妈妈和姐姐都是视力低下,丽丝却是好好的;一家人普普通通,偏偏有着远大志向的丽丝智商超群......为何不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呢?如果你是丽丝,你可以做到这些吗?你可以坚定自己的立场吗更进一步的说,你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吗?今天和学姐一起讨论考研与工作的事,发现一直有个隐形的导向,老师们总是找那些考研或者保研成功的学长学姐给我们演讲,导致我们以为这些少数可能是大多数。在这种大环境下,你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吗?This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