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无意中翻看英汉词典,正好看到“入口”的单词“entrance”的注释,旁边的配图是两个人在推门往外走。那状态总给人一种“出去”,而非“进入”的视觉感。
好奇之下,又去看了“出口”,果然,“exit”的图解,赫赫然是两个人推门“进来”的感觉。
难道印刷错误?一时费解。
仔细再一想,将最初对文字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调换一下,“入口”诠释为两人推门“进去”,而“出口”诠释为两人推门“出来”,那么,一切似乎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即使再换个角度,将两个单词的两幅图解交换过来,注解仍然可以说得通。也就是我最初先入为主的那种“出去”与“进来”的理解。
顿悟,往往源于刹那间。
总会有人极易被“习惯xing”蒙住眼睛,被懒于改变的框架禁锢思想。至少我经常犯此类错误。曾经有几年言语之间非常喜欢用到“一定”、“应该”这类口气不容置疑的词汇,似乎整个xiong腔都充斥着某种不明所以的洋洋自得。
然后,必然遭受重创,如哽在喉,极不适应。
苏轼《题西林壁》有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谁说一图只有一解,一问只有一答呢?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像在不动的浮云中自由飞翔的鸢鸟,在静止的水流中任意跳跃的鱼一样,保持特有的生机秉xing,那么这个人追赶时代的步伐应该不至于太慢,这个人所具有的包容度,极有可能使他在获得一众赞许的高度上,比墨守成规的人更能获得成功。
我推崇“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的境界。你若能理智地看待自己,也必然能理xing地面对世界。同样,你若能多角度地看待自身,也必然能多方位地看到世界。
除了死亡,这世界上没有可称之为“绝对”的东西,也更没有绝对不变的东西。一个拘泥于自身微弱优势而看不清外界形势的人,可能永远都只在可怜的沾沾自喜中顾盼自雄而已。
我常常希望自己可以通透地洞悉生活真相,然后准确作出判断,给出正确应对。(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但如果不能做到有容乃大,光是听到意见相左的普通人在那里对话,就足以让人咬牙切齿愤世嫉俗难以平静。
同样,有人依然是超级丹粉,李宇春的玉米粉更是遍布全球,而白岩松为民请命的悲悯之心,或许你真的不懂。
真理,有时要从肯定面去认知,有时也要从否定面去再否定。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尊重,烦恼和怒骂一定会远远多过眼泪。
所以,进来和出去,进去和出来,不过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而已。
我想起一段话:
“诚然,我们拥有的是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惟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能真正拥有世界。”
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