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间书房,靠墙摆着大书柜,里面塞满的,都是些老旧、泛黄,但被妥善保管的世界名著。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自己斗大个字不识半个的年岁,父亲就曾经很骄傲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认字了,这些都是你的了!”仿佛是富可敌国的阿拉伯国王宣布,要赏赐给爱子一笔巨额的财富。
然而,那时候的我,显然对堆积木、捉蚂蚁、逮蝴蝶等更感兴趣。对“国王大人”的赏赐显得漠不关心。
好奇心随着年龄递增,我也会偶尔鬼使神差地晃到书房,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挖掘面前这座书山。还记得,自己歪打正着“掘出”过《牛虻》、《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结果,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小时候的我,并不理解当时拥有的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只知道在没有互联网、电视机的情况下,打开书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很多年之后,上学时外籍老师给我们播放的《巴尔扎金额与小裁缝》时,看到影片里的藏书洞,看到知青小伙子对书籍是那样渴求。那时,我终于明白,比起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来说,自己从小就是生活在“蜜罐”中的。
可父亲意外地没有责骂我,反而将书还给了我。之后,我的阅读面越来越广。有人说;杂书没有营养。可我不以为然。读书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莫须急功求利,细细品读。即使是杂书也能给人带来深刻的领悟。其实,那时父亲对我说;读书无关功利,无关他人,你自己愿意读,就够了。
读书本身,只是一种修行:而书本身,不过是一个载体罢了。读书这件小事,一人一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