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是觉得苏东坡跟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中的西西弗很相似。
在希腊神话中,小西西弗因犯了错误,而受到天帝宙斯的惩罚,让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当石头到山顶后又会滚到山脚,西西弗又得再把他推到山顶。如此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西西弗推着石头,痛苦不堪,但有一天他突然变得特别快乐,他发现他在推石头的过程中,他推过了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他推过了春夏秋冬,推过了风花雪月,推过了蓝天白云,推过了电闪雷鸣,天上的飞鸟为他歌唱,地上的走兽为他舞蹈,微风为他送来花草的芳香。雨水给他带来了土地的清香,他感到幸福极了。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乌台诗案出月之后,苏轼来到这所黄州,这是苏轼记入自己人生里程碑的一站,这里偏僻多雨,气象昏昏,鱼稻薪碳颇贱,虽充团练副使,但没有职权,并被限制了出行的自由,不能探亲,一无所有的苏轼,从此变成了一个农夫,躬耕于黄州的一个小山坡,遂自称东坡居士,他的化解方法是“闲居未免看书,为佛经以遣日,不爱近笔砚焉,与佛禅与晚钟相伴”。
生活的艰辛,使他学会了亲自下厨做饭,由于没有钱买好的肉,就买当地最便宜的猪肉,又想做得好吃,于是他发明了东坡肉的做法,还学会了酿酒,很注重养生和合理的饮食,在与陈十二一首中写到“今日养荠极美,唯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他认为,吃饭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生活的真正情趣是对有闲时间的处理。
他同时热衷于游览和月下漫步,精于佛理,在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的精神世界很独特,这就是旷达。如他写给范子丰的信中的:“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是峨眉雪山,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回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公元1094年,58岁的苏轼再次遭到打击,被贬到惠州,这里风土差善,幽水透邃,食物粗有,但少药尔,但他也能因为有荔枝可吃,而一笑置之。
此缺医少药尔,食物粗有的岭南。苏轼花光了积蓄,盖了间房,本以为可以在惠州安享晚年,新的贬谪令又到了放逐湖南的儋州。
儋州是个未开化的黎族之乡。62岁的苏轼被从破旧的官舍逐出,野人般结芦露处的生活,使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吃尽了苦头。但他仍常月下漫步,在给范子夫的一封信里就记载了他回忆在黄州游赤壁的月下背景,这些生活情趣,很好的体现了苏东坡的生活态度。
在儋州时,他对自己一生的坎坷多舛和眼前的困境作了表态。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出无友,病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南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上,无可者,故人知之免忧。《与陈秀才一首》,听凭造物,与佛定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蔑视荒谬的红尘,坚毅不屈。不向厄运屈服的苏轼,活成了一个重负之下的快乐英雄之神。
正如西西弗在推巨石的过程中,推出了勇气和耐力,推出了胸怀和智慧,推出了生命活在过程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