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半天,把自己觉得可值得一去的地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了她。然后彼此又寒暄了几句后结束了对话。
在此期间,她没有提出和我见一面的要求,我也没有说出要和她吃个饭的提议。
掰手指算来,我们从认识到现在已过十年。
几年后,机缘巧合她也来到了北京。
发了工资出去吃顿好的,没钱的时候俩人煮一袋方便面,衣服、鞋子换着穿,那个时候,除了家人之外的相依为命也不过如此吧。
再后来,她谈了男朋友,我也换了工作,我们不再方便住在一起。但闲暇时间仍然忘不了吃饭逛街看电影。只是工作越来越忙,联系也越来越少。
生活和工作圈子不再交集,两个人自然就会越来越远。直到一年都打不上一个电话,发一通短信。
她结了婚,远离了北京。
新房在哪儿我不清楚、在哪个酒店我也不知道、就连她哪一天结婚,我都没有收到她的通知,也只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她发的照片才明了。
照片里她笑靥如花,身旁的伴娘是陌生的面孔,就连新郎也不是我当初见到的那个男朋友。
罗曼·罗兰曾说过:心灵致命的仇敌,乃是时间的磨蚀。
我相信,在时间的消磨中消失殆尽的不仅仅是友情。
或许因为我们都在逐渐成熟,彼此独立,不再需要彼此的相互鼓励与依靠;
或许因为我们都有了新的知心朋友,更相投,更亲密,可以更心安的生活;
或许因为我们都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在关注点兴趣上已经搭不上界;
但无论是因为哪一点,我们都被时间拉开了距离。一句亲爱的,也已经失了曾经亲密旧友的颜色。
陈奕迅在《最佳损友》里唱: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时间消磨了那些青春年少的光阴,曾经相知相惜的那个人越走越远,直到不再相见,徒留一地的陌生。
Hanna是我相识9年的老友。我们的第一次的正式交谈在龙泽地铁站的地下通道里。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从星座聊到血型、从男人聊到女人、从电影聊到综艺、从南方聊到北方。从北京的城市感觉聊到上海的人文风情。
那感觉就像是俞伯牙遇到了钟子期,滔滔不绝,思如泉涌,你来我往,话题转了一个又一个,都能shenru浅出聊个五六七八九。
地铁站里来来往往的人仿佛不存在一样,一直到怕错过最后的一班公交车才极不情愿的收了话题。
后来我们成了同事,租住的房子相隔不到20米远。工作上虽然没有业务的交集,但生活上基本上都粘乎在一起。
一起上班下班,一起消磨周末的时光,一起吃饭看电影。
直到后来她在北京的工作结束,回了上海。
按时间算来,她和我同事只有10个月。她回上海至今已有8年之久。
这8年来,我们依旧联系密切。电话、QQ、微信都没有断过。
工作遇到的不顺,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或是面临选择拿不定主意的事儿都能打个电话聊个一二。
只要见面都送彼此一个杯子,好让分隔两地能时常有念想。
我怀老大她来北京看我,我生老二她来北京看我。直到上周公司项目出差,我才第一次踏上了上海这片土地。
她请了假陪我住酒店,带我去了各种人潮涌动的景点,在下着雨的外滩跟我说:女人,我等了你8年,你终于来看我了”!
这8年来彼此的辛酸苦楚我们都了然于心,遇到困难都可以沟通开解。
人一生中能有多少个相处8年,却依然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不知道在未来的8年里,我们会怎样。可我庆幸她依然在我的生活里,虽然她不是我婚礼的伴娘,也不是我孩子的干妈。
在生活节奏超快的大都市,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想法上的改变,亦或是生活、工作地点的变迁,人与人之间不断的相遇、分离。
走走停停,聚聚散散,也不过是人生常态。
岁月漫长,人海茫茫。
愿大家都有花有酒有知已,不悲不苦无愁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