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淳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华夏文明自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就出现了“家庭”,并逐步发展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的方式。家庭成员间的言传身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由此演化而来的“家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世代铭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孝”无疑是家风中最基本的元素,是传承了数千年的美德。《三字经》有云:“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说: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要知道算数和文字。“孝”应该是华夏文明的的基础和根基,不“孝”是被普遍唾弃的行为,试想连父母都不在意的人如何能关心爱护别人,更何谈爱国和忠诚。有了“孝”,才是一个和谐的家,无数个和谐的家才能成就富强的国。
“孝”的传承中演化出了“敬”,“敬”谁呢?我自记事之初就被父母教导:敬老,《弟子规》中也有一句话:“称尊上,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意思是:称呼长辈不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在长辈面前,不能只顾卖弄自己,不顾他人的感受。可见“尊老爱幼、由己及人”的美德古已有之。“敬”不仅限于敬老,进一步推广应是敬身边一切可敬之人和可敬之事,世风之中以身份论高低、唯有“财”者敬之,这种人“敬”的是权,“敬”的是钱,道貌岸然、奴颜婢膝者有何可“敬”,倒是那些以正当劳动、勤奋工作立足于社会的人少有人赞颂,我辈当鉴之。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格,方孝孺说:“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这句话告诉我们:交良友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好品格;存心善能使家庭和睦安宁;做好事会使子孙兴旺。善良是人的本性,但也需要我们去培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华民族向来与他国为善,真诚的帮助那些弱小贫困的国家,不以其弱而欺之,在友邦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不正是“家风”中的小善积累而成国之大善吗?
还有一个我们值得骄傲的家风是“勤”。勤劳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优秀传统,并无数次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炫丽的风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哪一个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创造财富,才能推动着华夏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古训话犹在耳,勤能补拙方可自强不息。
最后要说一个重要的家风是“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家规”,或大或小,大的有村规、族训,小到家长教育我们的一句普通箴言,这些“家规”塑造了我们最初的道德标准,让懵懂时的我知道了什么是“正确”和“错误”。“规”要往更大的说,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法律”。国家制定法律,和家规的道理是相通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法无天可不是幸福的家庭 ,更不可能使国家的繁荣富强。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洌;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每个家庭的家风都各具特色、包罗万象,每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都能在家风中找寻到它的踪迹。(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