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节假日偶有陪着爱人和女儿逛商场,基本都是去大型超市,超市里人来人往,嘈杂得很,感觉总是不舒服,走着走着,我就找个借口溜号,到超市的图书区优哉游哉地翻阅图书去了。这个习惯,是随着我们这个小城的超市里出现图书商城而逐渐养成的。不管到哪家购物,心里总是惦记着到书城去看一眼,发现新书、好书总是尽情地浏览一番,看看定价,掂量掂量,或是不情愿地放下,或是果断地买回家,心满意足地细细品读去了。因为我从小就总是怀揣着一个梦想,有着一个美丽的愿望,拥有大量的书籍,拥有自己的书房。直到现在,买书、读书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网购的不断繁荣,“当当”成了我每周必浏览的商城,如果隔三差五的没进去逛逛,心里就感觉没着没落,总像是生活中缺了什么,像有个特别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似的。一旦发现了新书好书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放入购物车,发订单,付款,留言一气呵成。过不了两天宝贝就到了我的写字台上,亦或摆在床头了。我几乎每周都有新书入库,当然,电子书也在我的视线里。如此我坚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了。
我看着两个大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加盖了自己手章的那些传世经典,经、史、子、集,诗歌、小说、散文、杂文,一种强烈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拥有了世界,拥有了宇宙,我成了最富有的人。那种舒心的滋味,只有自己体会得最真切了。然而,每每欢愉过后,记忆的洪水便开始无情地冲刷着我的思绪,不自觉地,往事便一幕幕上演,像蒙太奇,并无次序地在脑海中闪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和历史、未来、浩渺的宇宙空间对话的工具。书是打开幸福人生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向未来的时光隧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里离得开圣贤书?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乃千古真理。好多关于书的名人名言,我小时候并不知道,但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书,也喜欢读书。打那个时候起我就总想拥有一个大书房,有好多好多属于自己的书。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那时候家里很穷,勉强能够维持一家老小的温饱,不会有多余的钱给我买学习用品。妈妈给我用布头缝了个书包,找木匠给我做了个铅笔盒,用马粪纸订了个本子,一根铅笔,一小块橡皮,学校发了《语文》、《算数》两本书,成了我所有的“家当”。当时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家家都点煤油灯。小伙伴们放了学除了拾柴火、割草,就是成帮结伙玩游戏,累了、困了,回家睡觉。后来不是知道啥时候,有了“小人书”,这下,这些“小人书”可就成了我们忠诚的伙伴了。我记得,那时候,每个小伙伴手里都有几本,时不时的还要拿些出来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的多,然后,大家互相交换着看。我因家里条件比别人差,“小人书”的数量比别人差的很多,别人拥有一大摞,我就那么3、4本,这还是家里省吃俭用攒下几毛钱特意买给我的。看着别人有那么多“小人书”,我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总在幻想着,啥时候自己要是有读不完的书,那该多好啊!
我有个堂弟,家里日子好过,他的“小人书”特别多,我经常去找他玩儿,主要目的还是冲着“小人书”去的。把他哄得高兴了,他把“小人书”全都搬出来,我就可以饱饱的看上一顿了。每拿到一本“小人书”,我都是先快速翻篇,把里边的图画浏览一遍,然后再对照图片仔细读下面的文字。年级低的时候,有好多字不认识,就那么囫囵吞枣地念,猜测着大概意思。这些“小人书”成了我和小伙伴唯一的和大自然和外面的世界对话的通道。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精美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印在我们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经久难忘。至今还清晰记得我看到的第一本“小人书”是《一块银元》,之后陆续看了好多本,像:《刘文学》、《半夜鸡叫》、《鸡毛信》、《小游击队员》、《敌后武工队》等等。
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小人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读书欲望了,于是到处淘换小说、故事、古书之类的书。
那时长篇小说不多,有一天,爸爸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桐柏英雄》,我见了,简直是爱不释手,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虽然有些字儿还是很陌生,但整个故事情节,不会让我弄得支离破碎了。我被故事里的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感动着,被他们悲欢离合的境遇牵挂着,痛恨着无比可恶的阶级敌人和那些国民党反动派。一个一个的情节,荡气回肠,我身在其中,进入情境,不能自拔,经常是废寝忘食,顾不得故事之外的其他事情了。
那一年,村里来了个返乡知青,细长脸,瘦瘦的,带了个黑边眼镜,兜里还插支钢笔,一幅知识分子的模样,我经常有事没事到他家里去,套套近乎,听听他讲一些北京的事儿,一来二去我俩混熟了,后来成了好朋友,虽然他比我大了10岁。一天,我又去找他,看见他正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我凑过去,突然看见他的行李箱里,整齐地摆着一摞书,我眼前一亮,直勾勾的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看透了我的心思,说“这是我从北京带来的,留着解闷儿用的,你要是喜欢挑两本,拿回家去看吧,记得看完马上还给我。”当时,我简直是欣喜若狂,哪里还顾得上挑啊,拿起两本飞奔回家,便一头扎在了书里。至今记得,那两本书是《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后来,我又找他换过几次书,直到他返城回了北京。看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金光大道》、《艳阳天》。关于小说类的书籍我家里一本都没有买过,也真的没有钱买。
我上了初中,由于恢复了高考,爸妈望子成龙心切,不让我看“闲书”了,要一心扑在功课上。我学习成绩很好,功课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但是我读“闲书”的习惯一直没改,同学家里有的书,我几乎都要看看,全班同学几乎借了个遍。我作业非常快,自习课就成了我的自由读书时间,像《林海雪原》之类的小说我看了不少。
我升入初二那年,班主任老师找到我,要求我跟家长沟通买一套书,说是对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会有很大帮助,爸妈得知这一消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这套书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由于当时有“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说法,这套书很不好买到。整套书13块5毛钱,对于缺乏劳动力的我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是爸妈东摘西借,好不容易凑齐的。于是,我的兴趣很快就转移到这套书上了。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空儿,就坐在长条板凳上,用家里的躺柜当桌子,停电了,就点上煤油灯,累了,就在屋里转几圈,不间断的读着、写着、练着。这是我读过的唯一一套,也是价值不菲的一套教辅类书籍。
上了中师,学习任务相对减轻了,读书的时间比较充裕了,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了,一些报刊杂志,中短篇小说,娱乐类杂志也成了我阅读的对象。《读者文摘》、《故事会》、《大众电影》、《民间故事》等。学校图书馆成了好去处,养成了借阅的好习惯。教育学、心理学、教法类的书籍,唐诗宋词元曲等。
后来,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潜心钻研语文教学,自己有了工资,虽然不高,也舍得买上一两本喜爱的书了,加上学校订的几种刊物,也还能够满足当时的读书需求。在全国各地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各类教学研讨、各类教学大赛,我都非常积极主动,发现有语文教学的专家们写的书在会上推介,我都热情地上去帮忙,以求得赠上一本。
多年来,由于生活的压力,始终未能实现我拥有大量藏书的愿望。后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感觉底气足了,买书、看书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了。于是,自己有了个计划,十几年来,我边读边买,自己的藏书丰富了,可看的书越来越多了,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修炼了品行,感觉自己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厚重,越来越像知识分子了。我想,也给小字辈们留下一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沉浸在氤氲的书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