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苍苍白发对红妆,其实这两句用来描述《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严嵩再合适不过了。
在以前的历朝历代,不少权势贵族、富商巨贾皆有三妻四妾,庞大的家族需要人来打理、伺候,天然的存在着对“佣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丫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丫环分好多种,单就陪房来说,就有通房丫头,陪嫁丫环,侍寝丫环等,再比如还有其他干体力活儿的。总体上,我们可以根据丫环和主人距离的远近划分为两种:一是通房丫头,二是普通丫头。
那么,这两种丫头,有什么区别呢?
1、普通丫头
普通丫头好理解,就是干一些脏活、累活,洗碗刷锅、端茶倒水,这些家务事儿,全是普通丫头干的,但是,不仅限于此。
大户人家,讲究的规矩多,男主人事儿也就多。和珅,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和府的丫环可能工资高一点,但是伺候的也必然会更周到,包括出恭。
看把这小姐姐给熏的。
下面着重说一下通房丫头。
2、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往往会成为男女主人的心腹,可能会负责一些床帏之事,另外,混得好的,或许会得到一个名分----妾,笼统的讲,其主要来源于三种,一个是男方,一个是女方,最后一种是婚后男方从别处购买而来。
前面两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她们最初的名字并不叫丫头,而是媵妾,所谓“妾”,这里自不多言,“媵”,其实就是陪嫁的意思。这传统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当年,晋献公假途灭虢,将战败之国---虞国的国君及诸位大夫一并劫掠到晋国,这里面就包括百里奚。适时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穆姬,百里奚成为“媵”,一起被送往秦国,但是百里奚思念四十年未见的妻儿,路上逃到了楚国,后来秦国用五张羊皮给换了回来。可见那时候的“媵”,还只是陪嫁品,不分男女。
只是到了后来,“媵”才专指丫头,但无论怎么变,“媵妾”的职能始终没变,确切的说,她们只是有妾之实而无妾之名分。
古代的大户人家,往往会给男丁配丫头,服侍少主人,当然,这里面可能还包括周公之礼的启蒙。《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情节,贾宝玉一觉醒来,和袭人成就了梦中警幻之事。
来自女方的陪嫁丫头,在结婚之前,其实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检验男方是否正常,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说的“试婚”。嫁到男方家后,服侍的对象就变成了男主和女主,这种丫头一般是住在主人的隔壁,房间中间联通,所以叫通房丫头
还是以《红楼梦》为例,王熙凤的通房丫头叫平儿,就负责男女主人床帏之事。里面有这么一段:
这画面可以自行脑补,很显然,贾琏和王熙凤工作的时候,平儿在旁边伺候着,完事后,她叫丫环丰儿打水,给主人清洗那里。
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来,通房丫头的地位是高于普通丫头的。作为一个丫头,平儿在整个贾府中混的都算是风生水起了。
在古代,母凭子贵,如果主母不能生育,这就给正室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当然,按照古代礼制,从法理上讲,主母是其他妾所生孩子的嫡母,即便如此,因为这些孩子的母亲和嫡母是竞争关系,往往不和自己亲。
所以,除了伺候男女主人床帏,在必要的时候,通房丫头甚至要亲自上阵,更何况一些男主人有特殊癖好,在女主人不能满足时,则由通房丫环代行。生个一儿半女的,也算是自己贴心人了。
世易时移,所谓的“丫头”,早已消失在历史烟云中了,但是一些传统的东西似乎还在流传,比如,现在结婚往往有伴娘,其实,这个“伴娘”就是由古代的“陪嫁丫头”演变而来,虽然“实物”已经没了,但是作为一种流传下来的“符号”,想一想,总归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