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果然,立秋过后,小雨就翩然而至,一早一晚也就有了淡淡的凉意,早晨户外散步,身上就有了爽滑,不热不冷,刚刚好,很惬意。
时光太过匆匆,转眼已是秋天了。经过一个伏季的浑沌,天一下子好像高了、蓝了、干净了许多,其实天本来就是那么高,只不过参照物变了,视觉效果也就跟着变了。秋天的云好像一下子就被秋风漂白了,浓的、淡的忽的有了高低,薄的、厚的忽的分了远近,象纱的轻柔飘逸,越去越远,像棉的松松软软,越堆越厚。秋的天空就是这个样子,蓝的,有了深度,白的,有了层次。
秋的天、秋的云就是这般恬淡、悠然,不禁常常由此而赞叹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总感觉这就是对秋天的最好诠释。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看惯了花开花落是这般的平常,人生的宠辱才能不惊;也只有在这晴朗的秋日里,望着那悠然的云卷云舒,变化就在瞬息之间,体味出“神马都是浮云”、生的短暂、人的渺小,世事的纷争才能无意。或许有人会说有点儿消极,但在这纯蓝、纯白的视野里心定然是释然、豁达的,人就会从伏热的烦躁里平静、轻松下来。
每每回到老家,总愿意到田野里去遛遛,看看那曾经熟悉的一草一木,感受一下久违的秋风。田间地头往往会遇到儿时的玩伴,岁月留痕,我们都不再年轻,就像那些将熟的庄稼透出几分沧桑、几分沉稳,遥遥的打声招呼,恍若时空倒转,昵称依旧、亲切依旧。你掐一把豆角,他摘两个南瓜,硬生生塞给你,满载而归,收获的其实是一份浓浓的友情和乡情。
秋在农村可以尝到的。城市的街头,偶尔也能看到卖烤红薯和玉米,野味远远比不上农村的正宗。在农村,农田里掰几个玉米棒子,地下挖个沟,把玉米放到上面,捡些柴禾在下面烧上,便开始了野餐;到田地里拔几个细且长的萝卜,用清澈的河水冲冲,咬一口,又甜又脆;或者摘个青辣椒,烧几个土豆,一口青辣椒一口土豆,香味十足;要不拔一把黄dou放到火上一烧,你一颗,他一颗,脆而甜;也可以去果园摘苹果、柿子、酥梨、葡萄……
秋,在农村吸吸鼻子就能闻到。在城市的超市里,把乡下运来的土豆、萝卜、辣椒、黄瓜、梨等等都装在盒子里包上保鲜膜,大概就是无菌食品。反正,我很少去光顾。整天忙碌的城市人忘却了秋天的喜悦,习惯在超市买上一些蔬菜回去做着吃便罢了。在农村就不同了,站在院子里,或者站在山岗上,瓜果飘香,花草芳香四溢,随风而来的香味醉得人心儿都甜了。闻闻金黄的谷穗,闻闻熟透的葡萄,闻闻圆溜溜的南瓜,闻闻黑黝黝的杜梨……什么不是香的,什么不是醉人的。
村外更有落叶,对于我,那是一道不可或缺的景致,村外的树林里,树叶落了一地,厚厚的,踩上去软软的,像刚刚苏醒的春土。在城市是感觉不到的,更不要说享受了。无论城市的院子里,还是街道上,环卫工清扫得干干净净。乡下就不同了,落下的树叶一堆又一堆,没有人清扫,没几日堆得如小山。来来往往的小牛小羊逮个正着,吃得肥胖肥胖。童年最喜欢的是做一个铁丝做成的大针,后面拴上一米或者两米长的绳子,末端系上个小棍儿,挡住串成一串的树叶,眼看着自己串的树叶长龙越来越长,干得更起劲了,等到树叶把绳子穿满,就拉着这样一个树叶长龙回家了,到家后,再把树叶撸下来,喂自家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