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火遍我国教育市场和各大“中小学新课标语文必读读物”时,我怀着一种少年人常有的逆反心理对这本书甚无感觉,偶尔被封皮上“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大艺术家一生的感悟精华”打一打鸡血,试图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而翻看两页,没几分钟也就觉得实在无聊,暗想也许自己终究不是搞艺术的那块料子,不然何至于一本经典才翻了两页就要睡着。后来上语文课,老师处于议论文多几个素材的考量,经常放“大师”系列纪录片代替讲病句与拼音,我才开始了解到傅雷先生此人——要知在我之前的想象中,这总该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巍巍老者,跟语文书后面介绍的鲁迅先生--“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革命家”一样模式化而乏善可陈。
那个纪录片也算是向我打开了民国知识分子群像的大门。在了解了傅雷先生是一个正直得过了头甚至有点迂腐的知识分子后,再读此书,我不负所望地生出了一些新的感想。这部分感想一是源于傅雷作为翻译家和文人与作为父亲时的反差,二是源于我自己脱离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已有十年。朦胧意识到“家乡”这两个字已经于我有了存在的意义,“回家”也不再意味着不想写的作业与一成不变的生活。
依照我的拙见,我以为自己小学乃至中学所受教育中比较可待商榷的一点就是所述形象或是伟光正或是假恶丑,特别是阅读题有个人物分析的题型,总是试图以几个标签来定义一个人的xing格甚至人生。不知有几个词语可以如此精确地承载一个人所有基因与记忆的重量?百度百科里对傅雷先生几个“xx家”的定义,我以为将其看做古代的谥号更为精确。《傅雷家书》给我呈现的是一个更为生活化、也更为立体化的傅雷——博学善思、严谨到近乎琐碎。叮嘱必定事无巨细,做了一个谈话集末了也一定要加一句“恐我记忆不真切”。
近年来“原生家庭”论似乎颇为流行,这本书恐怕也时时印证着这一点。傅聪先生作为音乐演奏家的成就与他的父亲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有多少关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在读这本书时尽力避免自己出现的念头便是因为这种论调而多少埋怨自己没有那样一双父母。近日来重读了《背影》一文,读至朱自清先生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笨拙地翻过栅栏那一段,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大约父母,或是延伸到爱人之间总是会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吧,譬如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不放心茶房而亲自送行,譬如傅雷在家信中小心叮嘱着傅聪——连到人家家里要把丝巾和外套一起放在架子上都要加个“切记切记!”,前一秒还在说着儿子的演奏事业,下一段笔锋一转就开始叮嘱儿子多吃鸡蛋多喝牛奶。殷殷切切,感人至深。(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