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夜之间,只剩下了富贵和一头名也叫富贵的牛,富贵觉得“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徐富贵的一生我读了三遍。有气愤无语,有惋惜遗憾,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第一次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是高一的事,但当我三遍读完,它给我的震撼是现在都还能感受得到的。
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本书竟有如此大的威力,让我第一次感叹生活的本质。
我向周围的人推荐着它,当别人问我它对我的影响是什么的时候,我都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活着,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他的语言很平实,这也是作家余华的风格,这一点在《第七天》、《是三观卖血记》、《兄弟》也是如出一辙。
《活着》里面面有一句话,大意是一帮老头一大把年纪,但是想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经历却都讲不出来。
虚度掉的光阴是不能够留下深刻记忆的。
书中催人泪下的剧情很多,用貌似冷漠的语言书写了人性的冷漠,使读者与富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危他时,我们会欣然一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们又会黯然垂泪,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富贵的命运,那么我认为没有比“命运多舛”更为合适的了。
余华说:“苦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苦难是一些经历,一些遭遇。”
这在富贵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而当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时,她是多么的不相信。
但后悔之前对家珍的所作所为,当家珍病重之时,他在床上对富贵说:“我不想死,我想天天能看到你们。”
多么平华无奇的一句话,但就是这句话,让我感慨万分,我想当时的富贵内心肯定很煎熬,为了有庆能够上学,而送走女儿,曾经生得貌美如花的女儿因一场大病而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以及后来一次又一次埋葬了自己的亲人,父亲、母亲、永庆、春生、家珍、凤霞、苦根,只剩老牛,只剩活着。
小说表层展现了人生之苦,但如果细细品味来会发现作者也是在讴歌真与善,充分突露人性光辉。
他说:“作家必须保持始终如一的诚实,必须在写作过程中集里集中他所有的美德,必须和他现实中的所有恶习分开,
在现实中作家可以谎话连篇,可以满不在乎,可以自私,可以无聊和沾沾自喜。
可是在写作中,作家必须是真诚的,严肃认真的,同时又是通情达理,满怀同情和怜悯之心的。
只有这样,作家的智慧才能够在漫长的长篇小说,写作中不受任何伤害。”
余华早期对生活的绝望在《活着》中得到了消解。
“为了活着而活着。”
是余华对这部小说的诠释,虽然苦难接踵而至,只要家不散,活着的意志就永存,总有希望,富贵活到最后是一种释然,是被生活摧残下仍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活着。
活着,就是准备去面临接下来的所有。
有新人出生的喜悦,有亲人离去的绝望,还有暂时的幸运,以及短暂的噩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生活,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