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间已经走遍了小半个中国,北京、山东、陕西、湖南、安徽等等等等,我穿梭在祖国山河大地的美景之中,竟有些看厌了。今年商议目的地时,感觉无处可去,最后父亲拍板,自驾前往浙江,一路可以走走停停,很是自由。
虽然生在江苏,也只有小学时偶然跟父亲去过一次杭州,对浙地景色毫无印象,近两年看的书多些,了解到它不仅深藏了古越国的种种文明,还隐秀着江南柔婉含蓄的风情。浙江这位邻居在我心中就不再只有“富裕”这一个刻板印象了。
我们的第一站,是乌镇。
尽管内心知道乌镇已全然商业化,但作为江南地区古镇的典型代表,还是去看一看,也好死心。从家里出发前,考虑到此行有些访古的意味,我特意购买了一套汉元素对襟襦裙,要在三十七八度的夏天穿长袖长裙的传统汉服出门,还是需要勇气的,只好退而求其次,穿一穿改良的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乌镇里还真的见到了穿着传统汉服的女孩,传统服饰在她们身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下午三点进入了乌镇西栅,沿着一座七拐八拐的桥走了一段,意外地发现了木心美术馆。惭愧的是,因为对木心先生知之甚少,想必进去了也看不明白,就直接略过了,有些遗憾。乌镇里已没有真正的古建筑,都是后来修缮建造的,是一个完善的五A级景区的样子。沿着主要的游览路线走,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展厅和商店。一开始看到昭明书院,还在想是不是我知道的那位昭明,看了看简介,的确是纪念昭明太子的展馆。只不过馆内没有什么展品,而是将图书馆设于此处。书院后侧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让人想起中国另一座古镇的代表——凤凰,也诞生了一位文豪沈从文先生。也许这样的内敛古镇容易滋生出作家心中最原始的写作本能。
我们一直在乌镇西栅里待到了晚上,酒吧街开始营业,霓虹灯折射在河面,越发显得这座小镇现代化。如今找一座真实的古镇实在不容易,现代文明侵略之下,小有名气的古镇都开始发展旅游业,乌镇就是最早的一批,凤凰我也曾去过,也许是因为在大山深处的原因,比起乌镇多了一些湘西的淳朴,但随着商业的发展,想必这样的淳朴也迟早湮灭于21世纪的商业化之中。
离开乌镇之后,我们随即去了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的一座岛屿,与其他岛屿之间没有桥相连,只能坐渡船前往岛上。早就听说普陀山有“海天佛国”之称,是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道场,许愿什么的都很灵,即使我不信鬼神之说,到了这种地方,还是信了三分,不由得虔诚肃穆起来。
普陀山上有三大寺庙,分别是普济寺、法雨寺和慧济寺。普济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每天都香火缭绕,我也入乡随俗,请了几只香,在文殊菩萨座前许愿,保佑我考试通过。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去法雨寺吃了早就听闻的素斋,五元一人,一碗饭,一碗素菜,随意添减,不可浪费。吃素斋,味道是其次,吃的是一份诚心。但出乎意料的是,味道竟很可以,以至于我回家之后,还念念不忘那朴素的美味。不过以后还有机会再去的,许愿达成之后,都要到菩萨座前还愿,以示对菩萨的感激。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杭州。浙江省省会,南宋朝廷偏安之地。西湖十景,自古闻名。但来到杭州之后,我最先去的是浙江省博物馆。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去那里的博物馆看看,这是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始养成的习惯。博物馆浓缩了一座城市所有的故事,从上古到当代,历史在博物馆里被人们窥见。对浙江省博物馆最初的了解,来自于《国家宝藏》,讲述了浙博三件镇馆之宝的故事,分别是玉琮、彩凤鸣岐琴和宁波万工轿。亲眼见过之后才知这三样的确非同凡响,历史在眼前缓缓铺开的感觉实在奇妙,仿佛你和那些人那些事只隔了一层纱,伸出手,你也成了旧事中的人。
这次旅行来去匆匆,忙碌之间也多少感受了俗气的不俗气的景色。从乌镇的小桥流水到西湖的水光潋滟,长江支流由西到东,最终流入杭州湾。人类来来去去,只有河流没有变过,它一直那样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