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秋的夜晚,大家早早吃了晚饭,等着月亮上来要举行的仪式。看看月到中天,奶奶和妈妈便在院子当中特意地扫出一块干净地,摆上小方桌,开始一一地陈设。排第一位的必然是月饼。各色的用麻绳系着的纸包的月饼,外面那层花花绿绿的正方形纸,对角形状包裹着,看着就喜庆。奶奶小心地把一包包月饼拆开,每一样拿出两个放好。然后是苹果,梨,煮好的花生,毛豆……再拿出香炉上了香,虔诚地磕了头,感恩这一年的丰收,感恩一家人的团团圆圆。
我们小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笑嘻嘻地等着分发觊觎已久的美食。奶奶总是要我们等等再等等,是怕这一桌子的丰盛没有被月亮看清楚吗?终于要给我们分发月饼了,奶奶数着数分,一人几个月饼,几个苹果,几个梨……我们再挑自己喜欢的口味互相交换了,包好,可以吃上好几天,这节日的快乐也可持续好几天。
如今,这样的场景不再,儿时的中秋快乐也不再。城市化的生活,人们少了许多农人在这个季节特有的丰收的喜悦。物质的丰富,孩子们也没有了我们小时候对节日的渴盼。唯有中秋对于团圆的寓意亘古不变,加快的时代的脚步,使外出求学的,工作的,远嫁的多了起来,在这一天团聚也成奢求。看来的确“此事古难全”。转念想,不是因为有了分离,才会有思念吗?一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