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诗偏爱李白。俊逸,洒脱,不拘事态,不羁离情,拱手作别,天涯海角。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那就“把剑平四海,横戈却万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豪气冲天,舍我其谁。功成名就,不恋权重,那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巅峰中隐退,留给世界只是一个背影。交友贵交心,那就“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无需太多言语,我心君自知。
为什么少年时偏爱李白?
不记得在哪看过一句话:为什么宋人偏爱杜甫,因为李白高攀不起。李白没有功名,却才华横溢,以bu衣之身蔑视权贵,以反抗的姿态对战整个大唐。像极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虽被压于五指山下,毕竟大闹一场,留下的仍是一段佳话。
就像一个血气方刚不可一世少年时的自己。少年的世界里只有爱或不爱,从不强颜欢笑,也不会虚与委蛇。更是自命不凡,对父辈师辈的教诲抛之脑后,感觉凭双手之力就能为自己博一个锦绣前程。
哪知现实社会如此残酷,在不断碰壁之后才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才明白油盐酱醋茶的艰辛。就像许多人说的那样,虽有诗与远方,更有眼前的苟且。
所以中年读诗,更爱杜甫。
如果李白是谪仙,那么杜甫就是俗子。
就像中年的自己,浮躁的内心渐已趋于平和,更多的不如意不会挂在脸上,更不会逢人就感叹人生不易。